天刚亮不久,东方天空泛起鱼肚白,内侍、太监和宫女,已经在冷宫外候着了,他们也不敢进来敲门,生怕惹到应以安。
但应以安早已起床,穿戴整齐,站在床边,看着在床上酣睡的辛允,被子依旧抓得紧。
‘希望这女人……脑瓜子聪明点儿。’
像是祈祷,又希望如愿。
卯时九刻。
宫女们推开门,走进房间,她们站成一排,向辛允行了一礼。
“辛美人,该起床了。”
这四个宫女,都是应以安特意派过来照顾辛允的起居日常,她们穿着统一宫装,显得十分整齐有序。
辛允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慢慢坐起身来,伸了个懒腰,睡眼惺忪地看着眼前四个宫女,微微一笑。
“稍等,我这就起”。
宫女们见辛允如此亲切随和,也不禁放松下来,脸上露出笑容。
一位宫娥轻轻步至,扶着辛允,引她坐在了妆台之前;另一位宫女则捧来一盆温水,置于床畔的小几之上;第三位宫女取过巾帕,浸于水中,轻轻绞干,递与辛允,以便擦拭容颜;而第四位宫女则手持玉梳,细心地为辛允梳理着青丝。
她心中不免有些慌乱,在家中时,何曾有人如此细致伺候,素来向往无拘无束。
“谢谢,我自己来吧。”
满目感激地望向四位宫娥,而后轻轻接过巾帕,细心拭净了脸颊与双手,毛巾温热透过肌肤,让她心中情绪逐渐愉悦,心境亦随之开朗。
‘依附皇帝,如攀高枝,实乃妙哉!’
宫女们帮她梳理头发,穿上朴素宫装,走出房门,在宫门外发现停着一驾华丽肩舆。
这辆肩舆,无论是从阵仗来说,还是从装饰来讲,显然不是一般妃嫔能够使用的。
关键,还是十六人抬,很明显是皇帝御用。
“这是”
辛允疑惑地看着眼前的肩舆。
宫女笑着回答:“回辛美人,这是陛下特意安排的,陛下担心您一路劳累,所以特别恩赐了这驾肩舆。”
辛允听后不禁愣住了,心中涌起一股感动之情,她原本以为自己会像其他嫔妃一样步行前往掖庭局,但没想到应以安竟然如此体贴入微。
‘这就要开始做戏了?’
应以安入戏的比辛允还快。
阳光破云层而出,温柔洒在皇宫每一砖、每一瓦,将那通往宣政殿的御道照得一片明亮。
应以安步伐从容,她未乘坐肩舆,而是选择了徒步前往。
身旁元寿见状,眉宇间难掩忧色,低声劝道:“皇上,龙体要紧,何须劳步,还是乘肩舆或龙辇为是。”
这位九五之尊,不乘肩舆或龙辇而亲自步行上朝,若是被朝臣们窥见,或是传入太上皇、太后耳中,恐怕他们这些内侍,又免不了一顿责罚。
应以安淡然一笑,摇头:“罢了,朕今日心境甚佳,即便朕稍迟片刻,又有何妨?且让他们耐心候着。”
自冷宫至宣政殿,路途虽遥,但应以安似乎对此并不介怀。
元寿在心中默默思量,这辛美人果然手段非凡,竟能让龙心大悦至此,谨慎启齿:“但陛下,丞相他们……”
话未尽,应以安忽地驻足,转头怒目而视元寿,寒声威胁:“若再提及彼等,朕便割你舌头,以儆效尤。”
元寿吓得脸色苍白,连忙低下头,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冷宫。
此刻辛允心中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只觉得跪地一拜更能表达心意。
决然屈膝,向着那肩舆深深一叩首,声音响亮地呼道:“谢陛下隆恩!”
那声音洪亮。
这一幕,令周遭之人无不惊愕,更确切地说,是纷纷忍俊不禁。
辛允盈步上肩舆,那份殊荣让她心悦,微风轻拂她的面庞,带来丝丝凉意,使得她心境分外开朗。
掖庭局。
早已汇集了众多新晋的佳丽,她们身着统一宫装,云鬓花颜,整齐划一,辛允偷偷步入,没声儿地站在队列最后端,凝神倾听着嬷嬷细述宫中的繁文缛节与礼仪规范。
嬷嬷的声音严厉而又清晰,让人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