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语气中难掩兴奋。
挂上电话,沈青芳揉了揉太阳穴。
洽谈会的成功让她欣慰,连日来的高强度工作也让她感到疲惫。
一阵敲门声响起。
“请进。”
王教授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兴奋,手里拿着一份实验报告。
“沈县长,好消息!我们对新型材料的性能又做了进一步优化,抗压强度提高了15,同时生产成本降低了8!”
沈青芳接过报告,仔细翻阅,眼中闪过惊喜。
“王教授,你们团队真是功不可没!这将大大提升我们新型材料的市场竞争力。”
“这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王教授谦虚地笑了笑。
“我们还在探索更环保的生产工艺,争取进一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很好,继续保持!”沈青芳鼓励道,“有任何需要,尽管提出来,县里会全力支持你们的研发工作。”
王教授离开后,沈青芳陷入了沉思。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提升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与此同时,在工程技术培训基地,李工正在指导学员进行实践操作。
“注意,浇筑混凝土时要保持均匀,避免出现气泡。”李工的声音洪亮有力,学员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李工,这个角度的钢筋绑扎是不是有点问题?”一位学员指着图纸,疑惑地问道。
李工走过去,仔细检查了一遍。
“你观察得很仔细,这里确实需要调整一下,否则会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正确的绑扎方法。
学员们认真学习,不断练习,操作技能日益娴熟。
“李工,我感觉自己进步了很多,多亏了您的指导。”一位年轻的学员感激地说道。
“你们都很努力,我相信你们将来都会成为优秀的建筑人才。”
李工鼓励道。
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学员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天下午,张诚来到培训基地,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
“李工,学员们的培训情况怎么样?”张诚问道。
“总体来说,学员们学习积极性很高,进步也很快。”
李工回答道:
“特别是小刘和小张,他们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也很出色,已经被恒远集团预定了。”
“很好,这说明我们的培训模式是有效的。”
张诚满意地点了点头。
“要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更多优秀的建筑人才。”
张诚与几位学员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未来的职业规划。
“张主任,我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希望能够学到更多实用技能,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你们的成长,希望你们能够成为黄旗山建设的栋梁之材。”张诚鼓励道。
傍晚,张诚回到办公室,向沈青芳汇报了培训基地的情况。
“沈县长,培训基地的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进步很快,部分优秀学员已经被企业预订。”张诚语气中带着欣慰。
“这真是个好消息。”沈青芳脸上露出了笑容,“人才培养是我们项目成功的关键,只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才能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培训规模,吸纳更多有志于从事建筑行业的年轻人。”张诚补充道。
“这个想法很好,要抓紧落实。”沈青芳表示赞同,“同时,也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