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能缓解他们的不满情绪。”
“马上安排下去,让各施工单位优先录用黄旗县本地居民。”沈青芳果断地下达指令。
“另外,要公开透明地进行招聘,确保公平公正。”
张诚点头称是,立即着手安排。
他拨通了项目负责人的电话:“老李,关于项目用工的问题,县里有了新的指示……”
电话那头,项目负责人老李有些为难:“张主任,这恐怕有点难办。我们之前已经跟一些外地劳务公司签订了合同……”
“我知道,但现在情况特殊。”
“必须优先考虑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跟那些劳务公司重新协商,实在不行,该赔偿的赔偿。”
“这……”老李犹豫了一下,“好吧,我尽量试试。”
“不是尽量,是必须!”
“这是县里的决定,也是民心所向。你必须全力配合!”
挂断电话后,张诚又联系了县劳动就业部门。
傍晚,张诚再次来到广场,一些村民仍然聚集在那里,议论纷纷。
“听说政府要优先招我们本地人去工地上干活?”一个村民问道。
“真的假的?要是真的就好了!”另一个村民满脸期待。
张诚走到他们面前,高声说道:“乡亲们,关于项目用工的问题,县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指示,会优先录用我们黄旗县的本地居民!
具体的招聘信息,明天会在县政府网站和各村的公告栏上公布,请大家关注!”
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
“太好了!终于有活干了!”
“政府总算为我们老百姓着想了!”
“老张,你也来啦!”
一个皮肤黝黑,穿着沾满水泥印记工作服的中年汉子,热情地拍着旁边一个略显瘦弱的男人的肩膀。
“可不是嘛,老李!听说政府优先招咱们本地人,我立马就报名了!”
老张咧嘴一笑,露出略微泛黄的牙齿。
“总算在家门口也能找到活干了!”
“是啊,这沈县长真是为咱们老百姓着想了!”
“以前这种大项目,哪轮得到咱们啊,都让外地人给抢了!”
“可不是嘛!以前看着那些外地工人赚钱,心里那个酸啊!”
老张附和道,挥舞着手中的铁锹,干劲十足。
远处,一顶红色的帐篷下,县劳动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组织技能培训。
“大家看清楚了,绑钢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年轻的工作员,手里拿着钢筋,耐心地讲解着操作要领。
周围的工人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有人提出问题。
“小王,这弯钩的角度是多少啊?”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问道。
“弯钩角度一般是135度,具体要根据图纸要求来定。”工作人员认真解答。
“一定要仔细看图纸,千万不能马虎!”
“明白了,谢谢!”小伙子认真地点点头,开始练习。
张诚和沈青芳来到工地视察。
“沈县长,你看,现在工地上都是咱们黄旗县的乡亲们,大家干活的热情都很高!”张诚指着忙碌的工地,脸上带着欣慰。
“是啊,看到他们这样,我感觉我们做的这一切都值得。”
“项目的进度怎么样?”
沈青芳转头问项目负责人老李。
“沈县长放心,虽然换了一批工人,但经过培训,大家的技能都提升很快,项目进度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大家都是本地人,干活更卖力了!”老李拍着胸脯保证道。
“那就好,一定要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也要保障工人们的安全。”
“明白!”
结束视察二人回到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