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项目能够成功,不仅能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也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张诚起身,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我明白,我会尽快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沈青芳点点头,目送张诚离开办公室。
离开沈青芳办公室后,张诚没有直接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驱车前往黄旗山脚下几个村庄进行实地考察。
他先来到距离县城最近的桃花村。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村民正聚在一起闲聊,见到张诚的车,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张诚停下车,走上前去,掏出烟散了一圈。
“几位大哥,我是县政府的,想了解一下咱们村的情况。”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村民接过烟,点上火深吸一口。
“你是县里的干部?”
“是,我叫张诚。”
“张局长?”山羊胡似乎听说过他的名字,语气多了几分恭敬。
“不敢当,叫我小张就行。”张诚谦逊地笑了笑,“最近县里正在研究如何解决失业问题,想看看咱们村有什么优势,能不能发展一些产业。”
“唉,别提了,现在地里的活儿越来越少,年轻人都不愿意在家种地,都跑到城里打工去了。”另一个村民叹气道。
“那留在村里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张诚问道。
“可不是嘛,青壮劳力都走了,村里越来越冷清了。”山羊胡附和道。
张诚环顾四周,桃花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确有发展旅游的潜力。“你们觉得,如果在村里发展农家乐,怎么样?”
“农家乐?”几个村民面面相觑,似乎对这个概念不太熟悉。
张诚耐心地解释:“就是利用咱们村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开办一些农家饭店、民宿,吸引城里人来休闲度假。”
山羊胡沉吟片刻:“城里人会来咱们这穷乡僻壤?”
“现在城里人都喜欢体验乡村生活,咱们村环境这么好,只要好好规划,肯定能吸引游客。”张诚语气坚定。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张诚走访了桃花村的几户人家,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想法。他发现村民们虽然对农家乐的概念比较陌生,但对增加收入的愿望非常强烈。
傍晚时分,张诚又驱车来到邻近的杏花村。
与桃花村不同,杏花村的村民对发展旅游似乎更感兴趣。
“我们村以前也有人想过开农家乐,但一直没搞起来。”一个年轻的村民告诉张诚,“主要是缺资金,也缺经验。”
“县里正在研究扶持政策,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张诚鼓励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把农家乐搞起来。”
夜幕降临,张诚的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
一天的考察让他对黄旗县的乡村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村民们渴望改变现状,渴望增加收入,而农家乐项目或许就是一条可行的出路。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沈青芳的电话。
“沈县长,我今天去几个村子考察了一下,情况比预想的要好,村民们对农家乐项目很感兴趣……”
电话那头,沈青芳的声音传来:“具体情况,明天到我办公室详细汇报。”
回到办公室,张诚没有丝毫的懈怠。
“桃花村景色优美,适合打造高端民宿;杏花村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可以发展餐饮和农产品销售。”
他低声自语。
他抓起电话,拨通了县规划局局长李建国的号码。“老李,我需要一份黄旗山脚下几个村庄的详细规划图,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