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那就是他们的这些稿子虽然没有错误,但却毫无用处,领导讲完后,下面的人左耳进右耳出,完全无法触及到内心深处。
柳江河希望通过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谢正阳的想法,以及了解受众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撰写一篇更贴近现实、更具说服力、能够打动人心的讲话稿。
肖明远给他交代任务的时候,也专门说了“这个材料,你要用心去写,不要用一些标新立异的词语来吸引眼球,要好好说话,说大家听得懂的话”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份优秀的讲话稿应该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样,拥有自己的灵魂和根基。它不仅要与上级政策紧密相连,还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生活。
下午和晚上,他都沉浸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他仔细回顾了谢正阳过去的所有讲话,这些记忆如同电影般在他的脑海里不断播放。
最终在某个瞬间,他突然灵光乍现,找到了灵感,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柳江河下笔如有神,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打,感觉快得都有残影,如果有人看到他这样绝对要惊叹。
尽管他打字速度很快,可是等他写完初稿时又是凌晨,把材料前后快速过了一遍,他才保存关机。
这篇讲话稿他站在谢正阳的角度,从五个方面对年轻干部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二是要始终保持对党忠诚,三是要矢志为民造福,四是要勇于担当作为,五是要时刻保持清正廉洁。
他没有使用太过华丽的词语,而是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同时还引用了许多名人谚语和民间谚语,使得讲话内容既生动有趣又易于理解。
他自己对这份讲话稿感到比较满意,但心中仍然有些忐忑不安,不确定自己的写作是否符合谢正阳的口味,也担心会显得过于随意。
他站起来伸了伸懒腰,活动了一下身体,就准备回宿舍休息,下楼时看到综合调研室还在奋战,他们很少有按时下班的时候。
只要谢正阳有活动安排,就会要求他们起草各种类型的材料,包括讲话材料、汇报材料以及给省上的重要报告等。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不断地撰写和修改稿件,以确保内容准确、清晰且符合领导的要求。
对于这些工作人员来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压力巨大。
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总是面临着无尽的稿子和熬夜的困扰。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和压力,许多人都出现了白发问题,并且每天都显得愁眉苦脸。
然而,尽管他们口头上有所抱怨,但他们并没有停止工作。
毕竟,这份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提升自身能力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综合调研室的人员提拔速度相对较快,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愿意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忍受几年的辛苦。
这种机会使得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就,从而激励他们坚持下去。
每个岗位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困难,没有轻松的成功之路。
想要取得成功,除了拥有强大的内心外,还需要踏实地工作并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