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我抛过来一个六角形的锦盒说:“你那会命悬一线,脉都快消失了。要不是老子还存了一颗保命的东西,你特么早跟佛祖上西天了。看你小子是个人才,救命钱没打算找你要,把我的东西报销了就成。”
我接过锦盒,锦盒不大,木质,上面贴了薄薄一层蓝色的,像丝绸类的东西。
丝绸上绣着一个个圆形小图案,圆形中间有一个繁体的远字。丝绸有些掉色,但一点都不影响这些图案的精致。
盒子外围竖着上用纸贴了一圈。
盖子的纸上写着‘广誉远六神丸’,翻到背面是配料表。
字体细小,有的地方都模糊了,我定睛看去,犀角、牛黄、郁金、朱砂、麝香、金箔等等,后面的有些都看不清了。
侧面上,写着山西太谷广誉远堂制。还有蓝色的时间戳印在上面,1959年7月,应该是生产日期。
打开一看,黄色丝绸垫布上空空如也。
我打了一个哆嗦,倒不是冷的,而是吓的。
这玩意真值一百万,甚至一百万都是少说。
作为一个山西人当然知道广誉远六神丸是什么东西。
广誉远堂也就是后来的山西中药厂,现在的广誉远国药公司。
世人皆知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不知广誉远的六神丸。
这么说吧,两种成份差不多,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都是主治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中风,内出血、颅脑损伤等致死性病症。
当世四大中药铺,京城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山西广誉远。
排首位的是同仁堂,我觉得有些名不副实,如果按历史来算,广誉远的牌子和历史比同仁堂超出好几百年。
同仁堂创立于1669年,也就是清康熙八年。而广誉远的创立时间是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
嘉靖皇帝好修道炼丹,传说其中有很多丹师就是广誉远堂出去的。最早的安宫牛黄丸也自此处,建国后把方子献给国家。
后在总理的推动下,把制作工艺才传给了同仁堂、达仁堂、片仔癀等其他中药厂商。
老安宫牛黄丸用料都是犀角和天然牛黄。
犀角可不是非洲犀,而是咱们本土的中国犀牛,这种犀牛早在1920年就全部灭绝,用的都是以前存货,用一点少一点,用完就彻底没有了。
现在好一点的用的是非洲犀牛、次一些的用的水牛角,药效没有一点可比性。
这些东西在京城我也见过几次,记得有颗89年的老安宫,当时店里的收购价是3000块一颗。
拍卖的话可能会翻好几番,遇见需要救命的时候,五万十万一颗也说不定。
被我吃了的这颗,59年产,应该是建国后第一批安宫牛黄丸,能送进海子里的那种。
这东西无市,无价。
一般人想都不敢想。
他要一百万,真不多。
所以身上的伤能这么快好,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嘴角抽搐,厕所的暖气片热的坑里的屎臭烘烘的,烤的我的脸有些发干。
心想怎么能把铁筷子糊弄过去。
唉,总不能说我自己的小命不值这个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