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找墓的。一般由铁筷子和瓢把子,眼把头这些带头的找,流传的口诀跟大夫问诊类似,讲究“望、闻、问、切。”
他们这些人精通历史,风水,星象,地势。善于察言观色,口齿伶俐。能从当地县志,历史文书,传说,与本地百姓的聊天中,分析出哪里有古墓。
上述有名的大派,每一门都有找墓寻墓的绝技。比如摸金校尉的听雷,卸岭的观泥痕、辨草色,淘沙司马的抓沙尝土。
厉害的人,夜观天象手拿罗盘在野外行走,脚尖在地上一点,挖下去多少多少,就是主墓室的棺材上。就好像有双能扫描的入地眼一般。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专业的找墓人,只找不挖。我们道上称为卖点儿的,或者是卖锅的。
这类人找到古墓后,收钱卖点儿,只保证有墓。至于墓里面有没有被盗过,陪葬品值不值钱,你们怎么挖,什么时候挖,这些一概不管。只报个大概位置,收钱走人。
买点儿算是极为考虑眼力劲的,赔了赚了都算自己的,不能找后账。要不然以后想再想买,根本没人搭理,名气都臭了。
找到墓怎么办,肯定得挖。
挖土是个巧活儿,也是个力活儿。行内把挖土的人叫土工,也有称手子,大手子的。
比如使洛阳铲打探洞,怎么打能省劲儿,怎么下铲子带出的土多,带出来的土是青膏泥白膏泥,哪种土对应哪个朝代,下面的古墓是什么边界什么结构。
用旋风铲打盗洞,如何下铲能把盗洞打的结实,盗洞怎么打不会塌。
这些都是学问。
还有一种人叫散土。
有古墓的地方挖出来的跟平时的土不一样,很多都是翻过的,加了东西的。这些如果土放在盗洞口会特别显眼。比如,上面说的青膏泥与白膏泥,普通人一看就知道不对。
有时候古墓埋得深,盗洞一天打不完。那么漏出来的土怎么办,这时就需要一个专门散土的人,把土收起来藏在一个地方。
这些土还不能扔,等从坑里取了宝货,土还得回填进盗洞。上面再撒上一圈草籽,保证明年什么都看不出来。
除了这几种人,还有专门负责放风的,负责后勤买装备的,负责找掮客金主出货的。这些人就不一一列举了。
唉,人上了岁数话就多,其中门门道道太多,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咱们说回基本功。
有人说盗墓的都要胆大,心细,土活儿好,心要狠。
我摇摇头,这些都是个人专精,没有普适性。
盗墓的人,活儿不好,心不狠,傻大黑粗,脑子都是肌肉的人大有人在。
我觉得眼力才是基本功。
盗墓是为了什么,就一个字,钱。
毕竟进了古墓判断东西是哪朝哪代,值不值钱。拿什么东西,拿哪件东西,什么能拿,什么晦气不能拿都得清清楚楚。
出了什么货,眼睛大致一扫就知道哪朝哪代,值多少钱,出去自己能分多少钱。
这判断文物的眼力要是不行,可吃不了这碗饭。
当然这是一家之言,您愿意信就信,不愿意也无妨。
(野路子除外啊,什么棺材,石像生,镇墓兽,能卖钱不能卖钱的都要,进过的墓室跟狗舔过一样,恨不得把墓主都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