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毛笔,他朝着苏秋生点点头,“既然今天没有,我便明天再来。”
他走出挺远,听见几个衙役在那小声的讨论。
隐隐有苏秋生的声音。
他唇角轻勾,这就对了。背后没有大树,不可能弄来私盐倒卖。
可别以为这种钻空子的人没本事。
恰恰相反,真没本事的人,想钻空子都不知道在哪下手。
-
没拿到布料,许毅也不急着回去。
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干。
比如此时眼前的各式精致的团扇。
“小伙子,喜欢哪个,我给你介绍呐,送媳妇,送姑娘,就算送别人夫人,也都顶顶合适。”老板是个胖妇人,手里拿着一把梅花团扇摇着,笑着招呼。
许毅视线从团扇上一一扫过。
货架分为两层,只有普通的绢布团,从左往右分别绣的,红梅,罗兰,竹叶,黄菊。
绣工还算可以。
但许毅走访多家铺子,全都是一样的花样子,一点新奇没有。
手柄用的是上粗下细的木柄。
有的团扇边角挂着一串流苏。
好看之余,不免俗气。
加上绢布不够清透,和他记忆中的精致相差甚远。
许毅心里有了计较。
“这几个团扇一样给我拿一个。”
许毅指着梅兰竹菊四个花样,一样要了一柄。
胖妇人笑嘻嘻,“小哥送人时候可得看着点,这后院起火可不好灭。”
许毅:“”
“我全送给我媳妇。”
光这四个没啥新意的团扇就花了他一两银子。
这还是最普通的绢布。
他粗略估计,巴掌大的布料和木头成本,最多15文。
上一世,他想开了以后,就是跟人合伙做的女人生意。
胭脂水粉,团扇衣裳。
女人就是爱美的生物,只图好看,实不实用并不重要。
京城的官员多,各家夫人妾室,娘子,小姐。
攀比起来更是豪掷千金。
第一笔团扇的生意足足挣了八百两银子。
那成本,50两都没用到。
暴利呐。
三水村后山的笋子已经挖的差不多了,其他村里虽说还有不少竹笋。
可这冬天一过,春笋就不值钱了。
况且,农村人靠地吃饭。
眼瞅着种地了,挖笋子肯定要往后排。
在土里刨食的乡亲们眼里,你一天给他一两银子,都不如种出一亩地苞米叫人心安。
往后自家用银子的地方越来越多,肯定得先做准备。
他这次来就是调查团扇的生意。
顺便买些样子给自家娘看看,能不能绣出来。
许毅到家又是下午了。
正好在路上碰见回家给衙役担水的许大山,“爹,一起坐牛车回去。”
许大山点头,“成。二小子,你今天在叔家吃饭昂,这两天跟着跑也辛苦你了。”
老二哥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是跟他说呢。
他不太好意思,还是许毅推了推他才应。
许大山瞅着他手里攥着的布包,有些好奇。
“毅儿,这是啥啊,支支棱棱的,一晃还有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