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许毅的想法,胡庆之没有马上答应。
而是定神看着许毅,“我若是答应你,于老夫而言是好事,能教书还能吃饭。”
他摆手阻止要说话的许毅,“听老夫一言。”
许毅点头应。
便听他继续说,“若是你真愿意把这祖宅贡献出来让我教书,那我便厚着脸皮认下了。可这银子,老夫是万万不能要。等秋收匀出半袋粗粮给我,老夫能吃饱饭就成。”
他都是半截黄土埋到腰的人了。
荣华富贵也享受过,跌落泥潭也尝过,没啥看不开的。
往后半辈子,就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有个安身立命之所,种菜教书,也是美事一桩。
可能是和许家人熟悉了,他也没有最开始表现出来的拘谨。
许毅倒是从他身上品出一些闲云野鹤的淡然。
胡生说完,拱手道:“许小哥若是答应,老夫自当尽力教许旺几人。”
他不说他曾经的身份,许毅也不可能去戳他的伤疤。
到时候送多少钱,给多少粮,还不是自己说的算。
许毅淡笑道:“那便先谢谢胡老师了。”
算算青砖三五天便叫人送来,到时候连带着院墙修理了。
便说:“我们还得住一阵子,等新房子修完,便把这腾出来,到时候给您匀些桌子做私塾。”
“不用。不用。”胡生认真摆手,“我不打算收银钱,若是有人想学,便自己搬着桌子板凳来便是。”
他没说完。
若是没桌子,也不要紧。真想读书识字的人,哪怕蹲在地,用树杈练习也吃得苦。
话落,他突然问许毅,“许小哥觉得如何?”
许毅刚想摇头,说犯不着这么麻烦。
突然灵机一动,劝解的话咽了回去,换成了胸有成竹的另一句,“胡老师可是想借此办法筛出去一批不诚心的人?”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这读书的环境也是如此。
胡生面色岿然不动,光看许毅的眼就能看出他前后的想法。
眼里的试探逐渐转变为赞赏,喝了口水润喉咙,才点头,“许小哥果然聪慧。”
许毅的事情他也知晓大半,最近的接触更是让他觉得许毅非池中之物。
对联生意,算他占了读书的天时。
这笋子的生意就不是了。
春天的笋子有人去卖,也就赚个几文钱的辛苦钱。同样都是笋子,谁也没想到冬天的就是稀罕。
连他都没想到。
这许毅是运气也好,聪明也好,都不重要。用他的眼光看,此人日后必不是泛泛之流。
“既然聪慧,许小哥能来询我,自然也猜到了些什么吧。”他搓了把脸,都是过去事,苦着脸做什么。随后缓缓说道:“既然这样,老夫有个小小的要求。”
胡生眼前的碗空了,许毅给他续了半碗,又恭敬坐下,“老师旦说无妨。”
三水村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山路通往京城。
从许家抬眼望去,只能看见后山的竹林,胡生眼神复杂,深深望着一个方向良久,才缓缓出声。
“三水村也好,清远县也好,若是需要,老夫都可去得。唯独”他垂下眸望着生出茧子的双手,“你往后若是往京城去,我便不去了。”
就在他心里难受的时候,宋婉宁正巧抱着瑞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