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凤仙走的太快,等许毅反应过来,人已经没影了。
许毅苦笑了下,先干正事,对着正在扫炕的许大山说:“爹,咱村里过年贴吉祥话不?”
许毅指的是对联和横批。
“咋不贴呢。”
许大山:\"对联太贵了,就那几个条件好的人家才能买的起。”
他伸手比出一个三:“一副三百文。一斤猪肉才40文呐。”
“那别人家想贴不?”
“那肯定想啊。”许大山叹了口气,“大过年的,谁家不想要个吉祥话,不就是买不起。”
许毅沉思了一下,“爹,你去问问,谁家乐意要的,我给写,一幅就收一百文,我包红纸。”
许毅记得当年写对联的红纸才五文钱一尺。村里贴的一般都是一尺宽四尺长的。
一张成本20文,还净赚个八十文。
一瓶墨汁和次等毛笔统共也就二十文。
有赚头。
他把算计这些给许大山一说,给许大山听愣了。
不是因为他会写吉祥话。许毅自小在张家学的的四书五经,上的好私塾,自然会写。
他惊讶的是,许毅主动提出要给大伙写对联。
都知道许毅从县里读过书,去年春节就有人打过这个主意,想叫许毅给写。
他非常气愤,觉得丢人,不光甩袖而去,还放了话说以后谁也不能跟他提这件事。
也是因为这事,让本来就看他不顺眼的大伯家更是说道,许毅一气之下搬出了许家院子。
若不是一直老两口帮衬,夫妻二人的日子难过了。
现在二儿子主动提出,可不叫徐大山瞪大了眼睛。
他搓了搓手,“毅儿啊,你要是真愿意爹当然支持,可你说了就得写啊,这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可不行说空话出去。”
他害怕许毅说完又寻思着回张家,那老许家跟村里人没法交代。
许大山是个老实的庄稼汉,没什么坏心思,苦点累点都不怕,最怕叫人戳脊梁骨。
“爹,你放心,我说了肯定就算数。”
“爹,趁着现在还早,咱现在就回去问问,若是要的人多,我等会就去县里买些红纸,最迟下午就给大家写,应该是不晚吧。\"
许大山憨笑,“就明早都不晚,夜里风大,生怕刮了破了,都三十早上才舍得贴。”
这样许毅就放心了。
见许毅说的认真,他拍了下许毅的肩膀,\"那爹先去算算有几户人家要。\"
他想都不敢多想,只要有个三五户人家,那就是400文,那可能吃十斤猪肉了。
想起这些,许大山步子更快,热火朝天的出了门。
等许爹走后,许毅也出了门,拍了拍正在撅着屁股对着他的小豆丁,说出了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