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玉将孩子放在诊疗床上,眼神专注而冷静,开始仔细地检查孩子的身体。她先轻轻翻开孩子的眼皮,查看其眼神是否清明;又用手探入孩子的衣领,触摸其脖颈处的淋巴结是否肿大;随后,她将耳朵贴近孩子的胸口,仔细聆听孩子的呼吸和心跳声。与此同时,系统也迅速给出提示:“患儿,男,两岁,发热、咳嗽,咽喉红肿,系风热感冒所致……”暖玉心中有了底,她微微松了一口气,眼神变得更加坚定。
暖玉转过身,快步走向药柜。她的目光在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药材上迅速掠过,最终精准地锁定了几味药材:金银花、连翘、薄荷、桔梗……她熟练地拿起药秤,快速称取适量的药材,放入一旁的药锅中。随后,她亲自点燃炉火,开始为孩子煎药。火焰在炉灶中跳跃着,映照着暖玉专注的面容。她不时地用勺子搅拌着药锅,确保药材能够充分煎出药效。
在等待药煎好的过程中,暖玉并没有闲着。她走到那位年轻母亲身边,拉着她的手,轻声说道:“您别太担心了,孩子只是得了风热感冒,吃了药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接着,她开始细心地教那位母亲一些照顾孩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孩子发热期间,要多给他喝些温水,这样可以帮助他散热。饮食上要清淡一些,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房间要保持通风良好,但也不要让孩子直接吹风……”暖玉说得详细而耐心,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年轻母亲专注地听着,不时地点头,将暖玉的话一一牢记在心。
欧阳瀚宇身姿挺拔地站在医馆的就诊大厅一侧,剑眉星目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与沉稳。他目光如炬,时刻留意着人群的动向,有条不紊地帮忙维持秩序。只见他时而抬手示意患者们排队慢行,声音洪亮而不失温和地说道:“大家莫要慌乱,一个个来,王妃定会为大家悉心诊治。”时而侧身疏导拥挤的人群,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他的眼神总是不自觉地飘向正在忙碌的暖玉,看着她那专注的神情、熟练的动作,心中满是骄傲与自豪。那是一种对爱人深深的钦佩与赞赏,仿佛在他眼中,暖玉的身影正散发着熠熠光辉,能将这世间的病痛与黑暗一一驱散。
而每当有患者面露疲惫与焦急之色时,欧阳瀚宇便会亲自上前,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以优雅的姿态为患者们端茶递水。他双手稳稳地捧着茶杯,微微弯腰,将热气腾腾的茶水递到患者面前,轻声说道:“您先喝口茶,稍作歇息,很快就会轮到您就诊了。”那亲切的举动,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患者们的心间,让他们原本紧绷的神经渐渐舒缓下来。同时,他还用心地安排着患者们有序就诊,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地调整着就诊顺序,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王府的侍卫们在一旁也各司其职,没有丝毫懈怠。他们身姿矫健,脚步有力,忙碌地穿梭于医馆的各个角落。有的侍卫两两一组,合力搬运着沉重的药材箱,那堆积如山的药材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被迅速而有序地安置到药库的指定位置。每走一步,他们都步伐整齐,喊着低沉的号子,展现出训练有素的一面。而另一些侍卫则站在医馆的门口和通道处,他们身姿笔挺如松,眼神坚定而有神,礼貌地引导患者进出医馆。遇到行动不便的患者,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或搀扶,或背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王府的仁爱与担当,使得整个医馆的就诊流程如同一台精密的仪器,顺畅而高效地运转着。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随着时光的悄然流转与岁月的缓缓沉淀,暖玉在这异世的名声如同春日里茁壮成长的繁花,愈发绚烂盛大。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无不传颂着纳兰府医馆那位仿若仙子临世的神医王妃。无论是达官显贵的深宅大院,还是贫苦百姓的简陋茅屋;无论是繁华喧嚣的城镇集市,还是偏僻宁静的乡村田野,她的传奇事迹如同一缕温暖而明亮的春风,吹遍了每一个角落,沁入了每一个人的心田。
众人皆交口称赞,她医术精湛绝伦,似能洞察人体奥秘于分毫之间,每一次把脉都精准无误,每一味药材的运用都恰到好处,每一针的施为都如有神助。且她心地善良慈悲,对待每一位患者都一视同仁,无论贫富贵贱,无论老弱病残,皆能感受到她如暖阳般的关怀与如春风般的温柔。那些在别处被判定为绝症、无药可医的疑难杂症,只要到了她的手中,仿佛都能被神奇地化解,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令无数患者重获新生,重拾生活的希望与勇气。
然而,面对这如潮水般涌来的赞誉与荣耀,暖玉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清醒而谦逊的心,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她深知,这每一份信任背后,皆承载着患者们对生的渴望与期盼;这每一声传颂之中,皆蕴含着自己肩负的如山般沉重的责任。她明白,医术之路,永无止境,犹如那浩瀚无垠的星空,深邃而神秘,永远有未知等待着她去探索,永远有高峰等待着她去攀登。
于是,在每一个晨曦微露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黑夜的薄雾,暖玉便已端坐在静谧的书房之中,沉浸于医学典籍的浩瀚海洋。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逐字逐句地研读着那些古老而晦涩的医书,或皱眉沉思,或会心点头,不断汲取着前人的智慧结晶。而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万籁俱寂之时,她借助神奇的系统,开启一场又一场知识的奇妙之旅。系统中那丰富而详尽的医学知识宝库,如同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她如一位虔诚的寻宝者,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其中的奥秘。无论是新奇独特的治疗理念,还是闻所未闻的药理药性,她都一一深入研究,反复琢磨,不断尝试将其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融合,努力开辟出更为高效、更为神奇的治疗方法。
在那熙熙攘攘的义诊现场,暖玉如往常一样全神贯注地为患者们诊治。就在这时,一位特殊的患者被人搀扶着缓缓走来。那是一位中年男子,他的模样令人揪心,全身皮肤呈现出一种异样的蜡黄之色,仿佛被岁月侵蚀的古旧纸张,毫无生机与活力。身体消瘦得厉害,衣物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仿佛一阵微风便能将他吹倒。他脚步虚浮,每走一步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气息奄奄,微弱的呼吸声仿佛随时都会断绝。
暖玉见状,立刻迎上前去,将男子扶至诊疗床坐下。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开始仔细地为其诊断。她先是仔细观察了男子的面色、舌苔,又认真地为其把脉,脉象微弱且紊乱,似有无数细丝缠绕,难以捉摸。接着,她运用自己所学的各种医学知识和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对病情进行分析,试图找出病因。她时而轻触男子的腹部,感受肝脏的状况;时而询问男子过往的病史、饮食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等,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暖玉的眉头却越皱越紧,病情太过复杂离奇,各种症状相互交织,让她一时难以确定准确的病因,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就在暖玉感到有些无助,内心焦急万分之时,神奇的系统如暗夜中的一道曙光突然传来提示:“此病症为一种极为罕见的肝脏疾病,其肝脏内部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毒素淤积,需采用特殊的针灸手法结合珍贵药材才能治疗……”暖玉听闻,心中顿时一喜,那原本紧锁的眉头也略微舒展。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按照系统的提示,开始准备为患者施针。
她小心翼翼地从针盒中取出一根根细长的银针,手指轻轻摩挲着针身,仿佛在与它们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暖玉微微俯身,眼神专注而坚定,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患者身上。她先在患者的穴位周围轻轻揉按,以疏通经络,然后精准地将银针缓缓刺入穴位。每一针都如同在进行一场精细的艺术创作,角度、深度、力度都把握得恰到好处,不差分毫。她全神贯注,额头上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却浑然不觉。那汗珠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滴落在地上,溅起微小的水花。
随着一根根银针的刺入,患者的身体微微颤动,暖玉时刻留意着患者的反应,根据系统的指示适时调整针法。她时而捻转针柄,时而轻轻提插,手法娴熟而流畅,仿佛在演绎一场无声的舞蹈。经过一番漫长而艰辛的努力,终于,患者原本蜡黄的脸色开始有了些许好转,气息也逐渐平稳,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暖玉这才缓缓地舒了一口气,直起身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欧阳瀚宇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暖玉在义诊中忙碌的身影,那专注的神情、疲惫的神态无一不让他心疼不已。她的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忧虑,眉头微微皱起,仿佛那患者的病痛都如尖针一般扎在他自己的心上。
待义诊结束,夜幕已经悄然降临,繁星点点洒落在夜空之中。欧阳瀚宇匆匆离去,不多时,便带着满心的爱意与关怀归来。只见他命侍从们在医馆的后院摆上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桌上摆满了暖玉平日里喜爱的菜肴,热气腾腾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在这渐凉的夜色中弥漫开来。
欧阳瀚宇走到暖玉身边,轻轻牵起她的手,温柔地说道:“暖玉,你今日太过劳累了,快来歇一歇。”说罢,他引着暖玉来到桌前,待她坐下后,又亲自为她盛饭布菜。暖玉看着满桌的佳肴,心中满是感动。
晚餐过后,欧阳瀚宇拉着暖玉来到内室,让她坐在榻上,自己则站在她身后,轻轻为她按摩放松。他的双手宽厚而有力,却又不失温柔,缓缓地在暖玉的肩头、脖颈处揉捏着,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深情。他轻声说道:“暖玉,你为了这些百姓付出太多了,这般日夜操劳,我实在是心疼。你定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莫要累坏了。”暖玉靠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的温暖与关怀,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轻声回应道:“王爷,我真的没事。你也知道,能为百姓们做点事情,看着他们的病痛得以减轻,我心里便很踏实。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
每至特定之日,暖玉便会接获皇帝慕容枫的传唤,前往宫中为太后请平安脉。暖玉踏入太后寝宫,轻移莲步至榻前,微微福身行礼后,便伸出素手,轻轻搭于太后腕间。她微闭双眸,凝神静气,细细感受着那脉搏的跳动,时而轻蹙眉头,时而舒展笑颜,片刻后,心中已然有了定数。
暖玉提笔蘸墨,在宣纸上流畅地写下调理身体的中药方子,随后将方子递与一旁的宫女。在暖玉的精心调养下,太后的气色日益红润,精神也愈发矍铄,身体状况渐趋佳境。
有一次,暖玉在为太后请平安脉时,敏锐地察觉到太后常年被偏头痛的头风病所困扰。那不时发作的疼痛,让太后的双眉常常紧锁,神情疲惫不堪。暖玉心中暗下决心,定要为太后解除这一痛苦。
她先是凭借着自己精湛的医术和对药理的深刻理解,精心调制了一款安神香。此香选用了薰衣草、迷迭香、甘松等多味具有舒缓神经、宁心安神功效的珍贵药材,经过多道工序,细细研磨、混合,再以特殊的手法炮制而成。
随后,暖玉又根据太后的身体状况,配置了一剂中药泡脚汤剂。这汤剂中含有艾叶、红花、川芎等药材,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驱散体内寒气,舒缓经络。暖玉耐心地叮嘱太后身边的掌事侍女,每日定要为太后用这中药汤剂泡脚,且水温需适宜,时间不得过短。
除此之外,暖玉还专门为太后配置了安神补脑汤剂。此汤剂以何首乌、酸枣仁、茯苓等药材为主料,经小火慢熬,精心熬制而成。每日,太后都会按时服用这安神补脑汤剂。
在暖玉的悉心照料下,神奇的效果渐渐显现。没过多久,太后的头痛病发作的频率越来越低,疼痛的程度也大幅减轻。夜晚,在安神香的袅袅青烟与泡脚汤剂的温热作用下,太后能够早早地进入甜美的梦乡,睡眠质量日益提升。随着睡眠的改善,太后的气色也如春日花朵般逐渐绽放,红润光泽重回面庞,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焕发,不再有往昔的病容与憔悴。太后对暖玉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暖玉也因能为太后缓解病痛、带来安康而深感欣慰与自豪。
这日,太后心情愉悦,对暖玉的医术与悉心照料赞不绝口,当即赏赐了暖玉诸多钱财。暖玉恭敬地接过赏赐,心中却并未起贪念。回至纳兰府后,她将太后赏赐的钱财与自己在宫中当值太医所得俸禄一一清点,毫无保留地皆用于纳兰府医馆的日常开销。
暖玉亲自过问药材的采购,确保每一味药材皆品质上乘、货真价实。她精心挑选医馆所需的各类物品,从崭新的桌椅板凳到柔软的床铺被褥,皆力求为患者与学徒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她亦不忘关注学徒们的生活所需,为他们购置笔墨纸砚、衣衫鞋袜,助力他们专心研习医术。在暖玉的用心经营下,纳兰府医馆仿若一棵根基稳固的大树,愈发枝繁叶茂,为更多的人撑起一片希望的绿荫。
在暖玉和欧阳瀚宇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之下,纳兰府医馆如同茁壮成长的幼苗,在岁月的滋养下越发枝繁叶茂,越办越好。医馆内,每日前来求医问药的患者络绎不绝,从稚气未脱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带着病痛而来,怀着希望而去。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无数的康复与新生,成为了百姓们心中真正的圣地。
而在教学区,学徒们在暖玉的悉心教导下,医术日益精湛。他们或是在课堂上认真聆听暖玉讲解医学经典,或是在实践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一批又一批心怀仁术的医学人才从这里走出,奔赴各地,将暖玉的医术与医德传承发扬。
暖玉的善举,犹如璀璨的星光点亮了漆黑的夜空,又如明亮的灯塔在茫茫大海中为船只指引方向。它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这个异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繁华的城镇还是偏僻的乡村,人们都传颂着暖玉的名字,感受着她那如春风般温暖的心灵。她的故事,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爱他人,去传递这份温暖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