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曹操病逝后,刘备念及昔日过往,派使臣韩冉带上书信,代表他前往洛阳吊丧,本来刘备的初衷是为了缓和蜀魏间的关系,为东征做准备。
然而曹丕并没有领情,不仅直接烧了书信,还斩杀了使臣韩冉。
由此可见,曹丕并未将刘备放在眼里。刘备遣使吊丧,确实正如诸葛亮所说的多此一举,为此还搭上个大冤种韩冉。
刘备未发迹之前,仁义忠厚,宽以待人,礼贤下士,善待人才。
当然,也有人说刘备非常虚伪,是假仁义。
抛开政治层面不谈,一个人能假仁义一辈子,能将兄弟间的情谊放在首位,那他一定是值得称赞的可交之人。
晚年的刘备多少有点刚愎自用,可能因为荆州的丢失,让他看不到兴复汉室的希望,索性便依照自己的想法破罐子破摔,有时候连诸葛亮都拿他没办法。
那场夷陵大战,马良曾向刘备提议,将战场局势报于远在成都的诸葛亮,结果引来刘备的暴怒,同时他自信喊出了那句打脸名言——莫非朕不知兵吗?
刘知兵的外号由此而来。
可见晚年的刘备有点飘,他有固执、任性、倔强的一面,听不进去良好的谏言。
诸葛亮最终也没有劝住刘备派使者去洛阳吊丧的想法,待离开后,刘备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昭明殿。
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倾泻在殿外的银树上,仿佛笼罩着轻纱的梦。
刘备缓缓抬头,目光与那月光交汇,落寞孤寂的情绪宛如潮水般涌来。
“曹孟德,一路走好,待来世你与我再把酒言欢”
说完,刘备拱手朝着月光轻洒的方向遥遥一拜。
那是英雄间的惺惺相惜。
春花绽放,清香四溢,又到了万物那啥的季节。
刘禅这几日将血衣卫交到了赵统和霍弋手上,自己则回到世子府偷了个懒。
整天跟那些不讲卫生的杀才们待在一块,身体都臭了。
必须得好好洗个澡,睡个好觉。
翌日,刘禅从床上爬起来时已经日上三竿,这种睡懒觉的日子别提多舒坦了。
不知为何,府里那位名叫槿汐的侍女最近话越来越多,刘禅回来的这几天,槿汐时不时围着他吃瓜唠家常,什么哪个校尉家的小妾偷人了,哪个尚书家的姑娘又出嫁了,总之成都民间后宅的奇闻异事没有她不知道的。
像极了前世喜欢唠嗑的吃瓜少女。
起床洗漱后,刘禅慢悠悠地在院子里吃起了早餐。
这个时代,由于粮食稀缺,即便是富贵人家,一天大多也就吃两顿饭,贫苦百姓则更少。
然而刘禅早已养成了吃早餐的习惯,一顿不吃浑身不得劲。
一碗白粥,一点小甜品,便是刘禅早餐的全部。
槿汐坐在刘禅的对面,双手托着香腮,空灵的声音缓缓讲起了八卦:“少主,奴婢听说董将军的儿子成亲后日子过得很惨,娶的夫人极为泼辣,前些天董公子去青楼闲逛被其夫人当场抓包,你猜怎么着?”
刘禅瞥了她一眼,没有接话茬,低着头吭哧吭哧的喝了一大口白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