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温易主,元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把牙往肚子里咽,一定会做出动作回应大明。
叩边,攻城,或调兵夺回口温……
这一切都有可能。
他们现在比元廷先得到消息,又有马世龙在前方掌握主动权,可以说是占尽了优势。
但接下来怎么应对,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
现在这个时节,北边滴水成冰,动用大军肯定是困难重重。
虽然年前朱元璋用空印案和倭寇案,从上到下清理了一遍朝堂,杀了不少贪官,得了一大笔钱粮。
不用担心钱粮的问题。
可这也对大明朝局造成了一定影响,许多官位空缺,导致很多事被耽搁……
可如果不打。
朱元璋暂且不提,他徐达心里都不甘心!
上一次的北伐,他到现在还不能释怀,有好机会肯定要想着报仇雪恨!
压下心里的想法,徐达把奏折递还回去说,“上位您的意思是?”
朱元璋眼中闪烁着精光,“咱的意思……”
“打!”
“上位,末将请命!”
打字一出,徐达立刻站起身,对着朱元璋行军礼。
“天德,稍安勿躁,这次你不能动。”
徐达激动的询问,“什么!”
“为什么啊,上位!”
朱元璋站起身拍了拍徐达的肩膀,示意不要这么激动,他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抬手唤来贴身太监白苟,从他手里接过一份奏折,递给徐达,“你先打开看看这个,看完以后咱再接着说。”
此时徐达心中满是好奇,要说统军作战,整个大明他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哪怕是李文忠也不行!
特别是对付元廷,那更是首屈一指。
可这次为什么朱元璋不让他去,原因肯定是因为手中的这份奏折,可大明现在有什么事需要他?
比和元廷的打仗还重要?
应声便直接打开奏折看了起来。
重开科举?
分设南北榜?
这什么意思啊,朱元璋难道是要让他来管这事?
朱元璋说着点了点马世龙捷报,“小犊子这次占着这么大便宜,咱肯定不能放过他!”
拳头砸在桌子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朱元璋的语气突然一转,接着说,“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次就算是打,也不能打的太大。”
“现在大明的情况,天德很清楚,你手里的这个才是当务之急。”
“元廷是水磨工夫,大草原上想要一战定乾坤太难…………”
“可是,上位,这事您要我做……”
道理徐达都懂,可是让他主持科举的事情,好像确实是有点难为他了。
当初他一介武将充任中书左丞相,最大的原因就是用来制约文官,限制监督丞相之权。
平时根本不干事。
就是起个震慑作用,让胡惟庸那帮子人收敛着点。
朱元璋也清楚,这事让徐达来做,确实是有点强人所难。
可是他也没办法啊,朝堂上有资格有威望任此职的重臣有,但是他们屁股坐的地方不对。
能用,但又绝不能用!
太子朱标倒也合适,一旦重开科举,他便是这一届学子的坐师。
但是后来又仔细想了一下,又感觉不太行。
这第一届是最容易被人诟病的,太子朱标的人设绝不能倒,只能另选他人。
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徐达合适。
开国六公之首,中书右丞相,太傅,不管怎么看都挑不出一点毛病。
至于会不会干,能不能干,朱元璋一点也不担心。
徐达就是在那充场面的,真正做事不可能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