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了……”
朱元璋猜到儿子在想些什么,拍着他肩膀说,“那小犊子脑子里想的什么,他没说出来之前,没人能猜得透,就连你娘都不行。”
“但这一次,咱倒是看出来了一点苗头。”
姜还是老的辣,虽然不知道马世龙所有的计划,但从现有的两个案子,朱元璋大概猜出来了一些东西。
这小犊子,拿咱当刀子使唤啊。
朱标惊喜的看向老朱,“父皇您看出来了?”
“这是空印的案子……”
“这是官商勾结,私通倭寇贩卖军需的案子……”
朱元璋拿起锦衣卫禀报空印案的折子,然后又拿起朱棣禀报私通倭寇,贩卖军需的折子,两个折子放在一起。
“这两件都完全能算得上是大案要案,要是标儿你的话,这两件案子你会怎么处置?”
“查,杀!”
十分简短的两个字,没有丝毫的犹豫,朱标的身上迸发出浓烈杀气,和平常仁厚宽和的样子完全是判若两人。
“查,杀,那能查出来多少人,要杀多少人呢?”
朱元璋举起空印案折子,“一个空印,整个户部至少得杀一多半,地方上的官员少个七七八八,至少一千多人不止……”
啪的一小声,折子被丢在地上。
朱元璋又举起私通倭寇,贩卖军需的折子,“这个牵连的会少点,但是有胆子官商勾结私通倭寇的,还贩卖军需。”
“这朝中会没有靠山?影响不比空印少……”
啪,这折子也被丢在地上,算是一同定死结局。
“两件案子加一块,要查,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拔就是一串,按咱想的只要拔出来的官,一个都不该活!”
“那么多脑袋掉了,开朝会时的位置都得空一小半……”
“官位?!”
朱元璋如此提醒,朱标瞬间拨开云雾见青天,猛地从嘴里吐出两字。
舅舅是为了空出官位!
现如今大明朝廷不管是地方还是中央,都充斥着大量前元的旧官员,这也使得大明朝堂始终笼罩着一种的感觉。
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重开大明天!
整个天下照理说,都应该是是欣欣向荣,勃勃生机,前朝一切腌臜酷烈,全都应涤荡一空!
可在事实上,这完全是一厢情愿。
大量的前元官员依旧占据着大量官位,各种存在在元朝的弊端,依旧存在在大明的朝廷之中。
使得整个大明,朝气蓬勃却又暮气重重……
没办法,朱元璋的起点实在是太低,若是论武力,无论是朝着各路公侯,还是各地领兵的总兵指挥使,都算的上是不可多得的良将!
可是文治……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万里江山打下来总不能放着不管。
可数量如此庞大的官员空缺,谁能有办法在短时间以内解决?
只能选择任用前元的官员,哪怕他们知道这样不好,会让很多前元的积弊依旧存在,但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舅舅肯定是知道这种情况,不利于大明的发展,更不利于百姓休养生息。
过安生吃饱穿暖的日子。
但这两个大案发了,父皇的屠刀落下来,贪官污吏一个个脑袋满地滚,天下百姓欢欣鼓舞。
空出来的官位,又由谁填上去?
那么大的数量……
“是为了官位,但也绝不会只为了官位。”
朱标终究才不过二十岁,有些事情还不能想的那么全面,那么通透。
老朱作为父亲自然是要为他解释清楚的,“那小犊子虽然手段有些糙,但想的绝对深远,不会干只管杀不管埋得事情,起码是对自家人。”
“他想出来的办法,应该是想趁机重开科举。”
朱标在心中思量了一下,心中疑惑并没有被解开,“父皇,南北文治差距那么大,科举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而且就算开科举,那至少也要明年下半年才能取士子,难道这案子要一直压着?”
朱元璋听着朱标的话微微点头,“你说的没错,科举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时间上来不及,但那小犊子琢磨了那么久他会没想到这些?”
“他和你说这几天都会东宫找你,想必为的应该这事,到时他自然会告诉你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