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他不能和任何人说,毕竟没有发生的事情说出来不仅没人信,还可能引起更大的波澜。
再说马世龙真正的目的,也不仅仅只是重开科举,设南北榜那么简单。
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鱼饵,用来钓大鱼用的。
洪武四年时,大明就曾开过科举,但很快又被停,一直到现在。
至于为什么会被停,原因简单说就是天下初定,南北差异…………
在元朝的四等人统治,北方汉人虽然南人要高一等,可是实际上北方汉人过的要比南方艰难得多。
连年战乱让许多地方几乎成一片白地,累累白骨到处都是。
活着已经艰难万分,哪还有钱和精力还去读书?
更何况读书能有什么用?
元朝八十多年的统治,压根就没有科举这么一说,读书半点出头之日没有。
而在南方,虽然地位较低,但因为经济繁荣,让元朝对这里的统治会宽松一些,受到的破坏小一些。
当然这只是对地主阶级而言,他们不愁吃喝,也有机会能够做官,所以读书依旧是必须。
在洪武四年开科举时,朱元璋就发现了问题。
南北方的差异,导致科举取的学子基本上都是南方人,甚至是南方几个地方的人!
如此以往下去,这大明究竟是他朱元璋朱家的大明,还是南方官僚的大明?
而分设南北榜,分别取士,就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情况,避免科举取的学子大多都是南方人。
但这肯定会触动到南方官员的利益,动摇他们的根基,就算因为朱元璋因空印案大开杀戒,而选择暂时避其锋芒。
但事后一定会想尽办法的阻挠。
而马世龙要的就是这个!
只要他们想办法去阻拦,就一定不可避免的露出尾巴,只要有尾巴那就能查,能查就能抓,能抓就能杀,能杀就能抄家!
抄家就有钱!
有钱了什么事都好做……
再说人杀了就能空出许多位置,以前肯干实事但没有出头之日的好官,也就能趁此上位进入朝堂。
他们走后空出的基层位置,用科举取士出来的学子们填上…………
当时事情不可能像马世龙想的这样简单,真动起来不知道还有多少麻烦要处理,不过大概的思路就是这样。
更何况,具体实施还有杀人的又不是他,有姐夫顶着呢。
………………………………
叩,叩,叩……
徐达粗糙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直勾勾看着马世龙。
这小子打仗时大部分时间都在他帐下,说难听点他一蹲下脱裤子,徐达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成天嘴上嘟囔着不喜欢打仗,最想要干的事是当个富贵纨绔。
在京城大街上闲逛,背后跟着狗腿子,仗着姐姐姐夫和侄子吃喝玩乐,看谁不爽就揍。
可是实际上呢?
一有仗打就跟疯了一样,谁敢跟他抢先锋的位置就跟谁急!
就连常遇春有几次都没抢过他。
要不然也不可能区区十年功夫,就能因军功受封侯爵。
这几年大明还算安稳,除了上次北伐以外,就算有大战也用不到调他过去,可以说已经憋了好几年了。
现在李文忠建议让他去北边,而且还是打元廷,他居然一点兴趣没有。
说不奇怪谁信呢……
马世龙被徐达这么看着,心里慢慢的有点发毛,他的这位老领导对他那是相当的了解,自己那点小九九根本不够看的。
连忙转移话题叫来亲兵吩咐,今天三位公爷就在家里吃了!
立刻就去街角酱肉铺子那里,有什么要什么全都包园。
再让厨房多杀只羊,连皮带骨加萝卜下锅煮,羊腿架火刷油烤,羊头羊蹄用大料老卤糊,下水加些羊肉炖汤…………
还有酒!
常帅普通的酒是不能喝,但他前些日子在御医那要了方子,泡不少药酒出来。
这个常帅是能喝点的,立刻拿出来温上,让常帅过过瘾!
徐达见马世龙忙前忙后,不愿意把心里藏着的事说出来,也就不再去想着勉强。
不愿意说就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