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将覆盖着小豆丁的道袍大袖提起,朝着人群中开口的老将道:“贫道云归,修行之前也是赵国人,身受信陵君之恩,这才下山了结因果,为助赵国免刀柄之苦,这才不得已出手,还请老将军赎罪。”
那老将哼了声,却是再次坐了回去道:“你是否有罪不是我廉颇说了算。”
说着,他扭头朝着身边身着貂服,短衣危冠的中年男子看了过去。
苏云马上反应过来,满目惊喜得朝着那人作揖道:“贫道本以为‘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的平原君乃社稷之臣。却未曾料到,竟是这般翩翩浊世之佳公子。”
拍马屁这东西是有讲究的。
纵观平原君赵胜一生,虽然战略眼光不行,但作为赵王之叔,却是将为人臣子的本分尽到足以称之为“克忠职守”的地步。
“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出自于荀子。
在诸葛亮《出师表》之前,为人臣子的,最高赞誉不过如此。
当然,这个时间节点,还没有人把如此高的评价给于平原君,至少儒家那群抠搜的没有。
这个评价可以说是挠到了平原君心巴!
然后苏云还转折得来了一句“翩翩浊世之佳公子”,这就纯粹是暴击伤害了。
这个评价不是苏云给的,而是写史书的那位司马迁给的。
事实上,作为赵国贵族,赵胜身材魁梧,八尺有余。武道修行不俗,以至于身上那种刚毅果敢的气质相当出彩。两撇小胡子打理得一丝不苟。
贵族姿态显露无疑,说是翩翩浊世之佳公子那绝对算是实至名归。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看脸的世界。
数千年后小鲜肉如此,数千年前,战国也是如此。
吾与徐公孰美正当时!
平原君原本还准备训斥的话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道长,为助我赵国而来?”
苏云含笑点头道:“然也!”
平原君眉头一挑道:“且不说道长为何救这大秦质子,此间之事,不知道长准备怎么给我一个交代?”
苏云自然知道他所说何事。
此刻城头之下民众万数之多,都准备看着嬴政摔死。
这会没好戏看了,纵然被自己拉风出场震慑,但等反应过来,民怨难平可不是小事。
苏云心底和任婷婷稍稍商议之后,便朗声笑道:“此事易尔。”
“贫道之道侣所在任家商会也算颇有粮资。愿与平原君献上八十万斤精米。四十万归我赵国国库,四十万分薄今日臣民。不知可否?”
平原君不由微微惊讶。
这个时代,能随随便便拿出八十万斤粮食的已经是不俗,何况是精米。
虽说远不如灵米精贵,但那也是许多人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的。
青色武士服的职业者一口钢牙咬碎,但却没敢立即发作。
从刚刚的对抗中很明显能看得出来,对方实力极强。强横到根本不是他所能对抗的。
而且,这种手段,这名为云归的道号,毫无疑问是那位声望如日中天的任家家主。
借助这个视角看过去,那嬴政小崽子身上气运无敌护盾又再次出现,而且这次竟然更加耀目,显然已经不是职业者出手可以击杀的。
所以,此刻必须隐忍,必须借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