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血书的是江南最南边香苗县的县丞,叫孙元。
鄘朝的县丞大多是当地人,协助县令处理事务,了解民俗,书写文书之类的。
他们香苗县算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百姓房子都淹到屋顶,更不用说田地了。
连着下两天两夜大雨,他们出不去,只能等待救援。
结果救援没等来,反而等来催命符。
好不容易逃出来的百姓,被那些官兵驱赶回洪水里,要逼他们死一死。
县令张怀是个好官,来了他们县,为百姓做不少实事。
百姓们生活好,感恩不已,还会偷偷来县衙送东西,都是些肉食点心之类。
路上孩童看见县衙的人都会围上来问好。
结果这些人,死的死,伤的伤,仅剩的还要被人灭口。
他们用人墙造出一条路,想要让县令离开,但是张大人不愿意。
他说自己要与香苗县共存亡,现场没有纸笔,张大人咬破手指,写下这封信,让孙元往京城来。
陪同的还有几个壮劳力,孙元也是个会武的,不然县令也不会把这个任务交给他。
剩下的人张大人带着他们往下游走。
他们这几个县都挨着泾河。
这里本就多雨,时常会出现水淹村庄的情况,但是像这次这种大洪水,几十年没见过了。
堤坝直接被冲垮,洪水肆虐,房屋坍塌。
发水时是在半夜,他们身上连个钱包都没有,一群人东拼西凑才弄到一袋碎银子。
不到五十两。
这点钱连马车都租不到,只能徒步走过去。
光靠走,估计要走到年后去了。
终于在不眠不休几夜后他们找到一个棚子,在里面找到银钱和粮食。
接下来时不时就会遇到一个棚子,他们不敢全部带走,凑了半个月,终于凑齐雇马车的钱。
那车马行还不愿意租给他们,毕竟几人穿着破破烂烂衣衫褴褛的。
几人跪地磕头,边哭边说自己的遭遇。
车马行老板无法,只得租给他们一辆。
可惜,因为租车的事,他们被发现了,一路走一路被人追杀。
到京城时更是连人带车翻进山沟里,那些人以为他们死透了,才离开。
没想到这几人命大,挂在一个藤蔓密布的大树上。
几人从沟里爬出来,搀扶着往前走,正好看见魏明一行人。
直接倒在他们面前。
魏明是皇帝近臣,主管全国兵马调度。
他本就要进宫面圣,直接把血书呈给陛下。
这下,皇帝震怒,立刻召集三品以上官员召开小朝会。
他知道无官不贪,但是为了自己的政绩,罔顾百姓性命,绝不姑息。
江南分为十二郡,这次的水灾就发生在南淮郡,这是江南最大的郡,也是最富庶的地方。
据血书所言,南淮郡中的县城怕是十不存一。
几十年最大的降雨加上河水泛滥。
不知道会是什么场景呢。
这个郡守真是猪脑子,这么大的事,能瞒住才怪!
估计堤坝坍塌就有他的手笔。
毕竟南淮郡的堤坝是三年前才新建的,在这之前,旧堤坝可是足足坚持100年。
这才三年,就不行了,没猫腻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