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来是来求菩萨的心中的一个秘密,不该问的。
古兰一是有点好奇,再就是新认识的人之间,没有多少话可说。
“我们是来求儿子的。”
现在的年轻人说生育上的事一点也不难为情。姑娘也没觉得这是个什么秘密。
两人正说着,男孩子买香纸回来了。
古兰一看那孩子带回来了足够一般人上三四次的香纸,笑了。
男孩子还问:“阿姨看看这些够了吧,不够我再去买。”
“够了,足够了。有这个心意就行,心到神知吗。”
然后,就指点着男孩子先给菩萨上香。
随后又指点着姑娘把男孩子买来的纸,放到那老柴和老林垒起来的石头池子里,点上。
男孩子买回来的太多了,焚烧起来也得点功夫。
一边指点他们烧纸,古兰一边告诉他们一些知识。
“给菩萨上香送钱,是不需要这么多的。有那么个意思就是了。”
“为什么呢?不是越多越好么?”男孩子确实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意思。
“哪能呢。你想想菩萨心肠是什么?”
男孩子摇了摇头。
“菩萨心肠是以善为本的,是古道热肠,是要普度众生的。”
“所以,对来求她的人,她是不会以献给她的东西多少来衡量该不该帮,是先帮还是后帮的。”
“她是以你的心诚不诚,你的心善不善,你求的事是不是损人利己的等等来衡量该不该帮的。”
看两个孩子听的还是似懂非懂的样子。古兰继续引申道:“你们想啊,如果她看谁献给她的东西多,就先帮谁,谁给她烧的纸钱多,就把好处赐给谁,那还叫菩萨吗?那不和贪官污吏一样了。”
两个孩子听着有道理,就都点了点头。
“还有啊,如果那样的话,那些家境困难的、最需要帮助的穷人怎么办呢?他们有的连贡品、香纸都买不起,菩萨帮不帮呢?”
“帮啊,必须帮,更得帮,优先帮。这才是菩萨心肠。”
“买不起贡品香纸不要紧,你只要在菩萨面前诚心诚意的磕上几个头,把自己的难处告诉她就行了。”
古兰这样告诉年轻人,一是她就是这么理解的。
二是对时下越来越盛的、已经演变到了劳民伤财的程度了的香火风看不惯。
特别是那些不知怎么就发了大财的所谓的大款、大咖、权贵们,动辄就几十万、几十万的上头香,做独家道场忿忿不平。
难道你们还要让菩萨、神仙帮着你们占尽天下先机,囊括天下财富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