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火车站,看着古兰进了候车室,焦进才若有所失的离去。
他没想到到的是,古兰是看着他走了,又出来打了个的,赶回公交车站,坐上那公交车离开的。
为了一句谎言,竟多费了这些周折,古兰自己也哭笑不得。
在车上,古兰想到焦进谈到的李为民在这里遇到的那挫折,竟然还是与自己也有关的,不仅忿忿不平。
这事过去好几年时间了。再说,时间、地点、人物等等都换了,怎么故事情节却延续下来了呢。
别说当年两个人没什么,就是有点什么又能怎么样?怎么还不依不饶的了呢。
古兰真的很生气。而且暗暗咬着牙,有朝一日如果有机会,一定替他报这暗箭之仇。
不过,心里想归想,银牙咬归咬,她也知道,那个有朝一日可能是不存在的。自己穷发恨罢了。
但是,焦进的话,也提醒了古兰,今后和市民市长的关系还是要慎重处理的。一定要更加小心才是。
由此,她又想到了和焦进的关系,今后怎么面对呢?
焦进是知道自己陪老人人来看老人的,晚上就离开这里回去了的。
万一以后再遇上怎么解释。他会怎么看待自己和市长的关系?
哎!哪知道出来一趟竟产生了这么多出人意料又难以处理的事情。真是头疼。
一想到‘头疼’二字,哪知道古兰的头真的疼起来了。
一开始还是隐隐约约的疼,但是,随着大车上下坡的颠簸和连续拐弯的摇晃,古兰的头越来越疼。
后来竟然疼的和第一次在脑海里翻箱倒柜的、找那些文字的时候差不多了。
实在受不了了,古兰只好在车座上念开了。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虽然不如在床上静静地打坐练功效果好,但是也很管用。
念了几遍之后,那头就疼的可以忍受了。
古兰有一个好的习惯,喜欢新鲜事物。
所以,每次练功的时候,总愿意翻出几篇新的语录来念诵。
这次在公交车上,古兰忽然就想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两句经典
就自然而又亲切地默诵了起来。
可能是和眼前的处境契合吧,念起来的效果特别好。
古兰很高兴,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反复念诵。
一会头就不疼了。
古兰睁开眼睛,看了看车里的乘客,心头止不住的涌上感恩的热流。
这是刚过午时进山的第一趟公交车。
车上既有像古兰一样早晨从山里出来,采买完了返程的山里人,也有趁着阳光明媚,下午空闲,进山采摘点山珍野味,或看看朋友,再乘最后一班公交返城的城中人。
所以车上的乘客是最多的时刻。
这些乘客,既有西装革履的公众人士,也有便衣出行的休闲人员,更多的是着装艳丽的当地民众。
特别是那些花枝招展的姑娘,大红大绿的民族服饰在车里争奇斗艳,煞是好看。
古兰望着车里的群众,体会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奥妙。
这一体会不要紧,古兰竟觉得一股股暖流,自车里的空气中向自己涌来。
一会儿功夫,就周身暖洋洋的,快意盎然了。
有了这一股股暖流润身,古兰觉得说不出来的舒服和快乐。
一激动,她又想起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也可能是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开了关窍吧,这一条比刚才那一条更加让人惊喜。
古兰就觉得那暖流蜂拥而至,竟像是滔滔不绝,绵绵不断的。不一会儿功夫就把古兰周身暖透了。
古兰也体味到,这暖很怪的。
她觉得这暖和体外的热是不一样的。
这暖给人的是热情和力量,那热却使人心浮气躁。
哪知道,心里只是这样一想,古兰真觉得那暖流直接就换算成了力量。
古兰按住车座的扶手,稍微一用力,那扶手竟然有些承受不起的样子。
古兰也没想到,赶紧松开了。把自己吓了一跳。
由此,古兰又记起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和‘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一边默诵着,一边结合着实际情境感悟着,真是颠扑不破、千真万确的真理啊。
这一感悟不得了,那暖流竟在身边急速的旋转起来
身上的力量感越来越强了,就像有些绷不住了的感觉,古兰赶紧停止了默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