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能人,能写出这样震撼人心的观念和句子。
胥临看到这些书更加开心。
叶砚玉能够传送过来的书,一定是经典。
只是这次不一样的是,叶砚玉没有留下任何嘱咐的言语。
不管怎样,只要是叶砚玉传送过来,他都会认真看。
就在它翻开书的时候,书上有大面积的笔记,和红笔黄色的笔做的记号,他看不懂,但是大为震撼。
真没有想到叶砚玉也是同样的用工。
难怪会这么聪明,任何问题她都能在第一时间想到。
并且这些伟人巨作实在太让他震撼了。
这样的格局,这样的观念是他以前从未没有接触过的。
他看着看着就入迷了,再从书里出来,天色已经很晚了。
士兵已经来来回回好几趟,送来的饭菜冷了又热,热了又冷,反反复复好几趟。
胥临也不顾冷掉的饭菜,一口一口吃起来,等全部吃完之后,他在自己的营地转了转。
自从有了这些助农工具后,百姓更加积极,有了难民的帮忙,事情更加顺利。
如今他们的城池已经扩大成之前的二十几倍。
现在他们有大把土地,不仅可以用来开荒种地,还可以建造一些营帐,方便这些难民居住和生活。
落下界碑时,士兵也一同在这里驻守。
土地扩展好了之后,他们又重新开始建水管,之前的水龙头已经不够用了。
难民们也随之迁移过去,算是安家。
大家没日没夜的忙着,计划比预想中要快。
但是他们必须要比之前更快的建好他们的营地,若是陈毅也有另一个祝师帮他们,那他们的饿处境将特别危险。
难民们自然不用说,他们在为自己的家奋斗,一个个比谁都卖力。
但是城内百姓就不同了,他们依旧悠悠闲闲的赶着活,没有一点危机感。
他必须要想办法让城中的百姓也振作起来。
他只能用奖励机制。
但凡是多耕一亩地就会得到一快香皂或者毛巾。
以此类推,他们需要什么便可以得到什么,希望这样可以提高百姓的积极度,能够早日将事情完成。
不仅仅是百姓,就连难民也同样有奖励机制。
现在建造的营地虽说是他们的未来的居所,可他们终究是逃荒过来的难民,没有身份的难民。
胥临表示,只要他们愿意,从此便也算是他们的子民,不在无依无靠。
第二天一早。
公告贴出,所有人都热血沸腾。
特别是逃荒过来的难民,他们哭的热泪盈眶,难以自已。
他们这一路上受了太多的苦,吃了太多的罪,看着一路上不断被饿死的同伴,心里就说不出的难受。
他们虽然被收留,但是对他们而言始终是个外人。
而现在不同了。
只要他们登记在册,他们就是胥临的子民了,可以心安理得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