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朱正祥这边就回到了东山煤矿区。
回到这里就可以发现大家都在认真的干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朱正祥这边给的每个月高工资,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最大的希望,让他们有了很大的期待。
现在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很努力的,因为他们想得到更好的生活,他们想解决温饱问题。
或许后世的人永远都很难想象,为什么那个年代的人会那么饥饿,会那么想要解决温饱。
因为这就是时代的一个过渡,在那个年代,距离真正的战争年代也没有过去多久是真正的修复年代。
修复年代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大家都很难吃饱饭。
朱正祥这一次继续找到了王大庆,想和他讨论一下,他们现在的这个规模到底要扩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王大庆,你这边想的怎么样了?你觉得我们目前的这个规划,应该要怎么去规划?我们应该要搞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呢?”
“或者说我们应该要怎么去增加人数,我们大概要增加多少人数?”
朱正祥现在就像一个好奇宝宝对着王大庆进行了各种询问,其实这些都是他们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他们现在需要增加相关的人数。
只有增加了人数之后,工作率才会上去,然后他们的产量就会上去,收入也会上去。
王大庆听了之后摸着下巴说:“我们目前可以先试着翻一倍,之前我们是200人,我们可以再招200人,如果不够的话我们继续招。”
“其实我们要看看我们大概能够稳定的一个具体数值,这个也要根据我们目前所有的货车数量。”
“所以希望老板你也能够去工厂,那边得到更多的货车,毕竟我们现在也是全面和他们工厂对接,那么他们工厂的货车是不是可以全部都给我们呢?”
他们现在面临一个很核心的问题,那就是货车。
因为货车就代表着每天的押运数量。
很多时候就算他们可以挖出很多煤来,又能怎么样呢?如果他们没有足够多的货车,其实挖出来也只是放在那里。
这两个东西是协同进行的,这个东西多的话那个东西也需要多。
所以,他们在这种条件之下,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完善的合理程度。
看着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朱正祥这边也感觉到非常的快乐,大家充满了希望,也就是他的希望。
朱正祥这边偶尔也会跟着他们一起运动一下。
因为朱正祥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勤劳能干的人,他从来都不偷懒的。
大家看到朱正祥过来帮忙也纷纷夸赞。
“朱老板真的是太厉害了,明明不需要过来,却也愿意过来帮忙,这样的老板上哪里去找?”
“可能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老板是一个能吃苦的人,所以他能够体会我们的不容易,然后就可以给我们那么高的工资。”
“我们这个老板实在是太厉害了,从来都没有让我们失望过,真的想给他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