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枝带玲珑填饱了肚子,又去成衣铺给孩子买了几件衣裳,刚好赶上开船。路上她不停催促,“你快点儿,咱们还得给孩子上户籍。”
船上其他人就起哄,“只要船上有春枝婶,船都变快了!”
杜春枝笑道:“那你们还不多多贿赂?”
大伙笑开来,有人问:“婶子,这小丫头是哪儿来的?到咱们村干啥?”
“这是我今天刚认的闺女,以后就是我亲女儿,大伙以后多关照。”
“春枝婶以后是杜老财,这小丫头岂不就是老财家闺女?堪比杨柳县两位王小姐。”
一船人都在笑,都觉得这是打趣,谁知道一语成谶,玲珑是杜春枝从王家手里抢来的,以后过得比王家小姐还要滋润。
回到宋家村,赵老六停好船,带着杜春枝娘俩直奔里正家。宋怀瑜听清楚来意,气道:“你们又来折腾户籍,究竟是想干啥?”
杜春枝笑着说:“户籍有变动,显得里正能干,村人越来越多,显得咱宋家村风水好。”
“满脑子都是歪理!”虽这样说,老头还是按照规矩给弄好了户籍。
最后,宋怀瑜仔细打量着玲珑,说道:“你俩好好给孩子补补,都瘦成猴了。”
这话玲珑不乐意听,但是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像是在做梦。她上一刻还被李嬷嬷拧着耳朵,下一刻就坐在牛车上,还吃了顿饱饭,认了娘和爹,有了新名字。
只要这梦不醒,被说瘦成猴也没啥。
三口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玲珑看着大片的田,问道:“娘,咱家的地在哪儿?我啥都会,明天一早就下田。”
“咱家就两亩地,已经雇了人种。娘领你回来可不是让你干粗活的,你得学认字,学算账,将来帮着娘赚金山银山。”
“真的?”玲珑拉住杜春枝衣角,看上去特高兴。她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可以跟私塾里的学生那样读书认字!
杜春枝跟赵老六打商量,“六哥,识字和算账这两样,杏花和玲珑都得学,咱们是不是得请个先生?”
赵老六笑道:“一个艄公,一个做布偶的婶子,要请先生来家里授业解惑,这合适吗?”
杜春枝叹了口气,“要不你教?”
总总迹象表明,杜春枝是会读书看账的,赵老六觉得这很不正常。这些本事,她没在村人跟前显露过。
关起门在家教也行不通,杏花的爹娘经常过来,隔壁小作坊也常有人走动,识字和算账不是寻常本领,“突然学会”太过惊世骇俗。
而自己艄公的身份,也不好过于高调。
赵老六想了想,说道:“这事儿你别管了,交给我就是。”
杜春枝就等这句呢,只要六哥答应,就没有办不到的,他说不用她管,她就真不用操心。
杜春枝心里高兴,特别做作地问:“我可以旁听的吧?作为长辈,还真有些不好意思。”
赵老六:“……”
他趁着玲珑跑到前面采野花,压低声音道:“你不旁听,就没法当一个学得比她们还快的,绝顶聪明的娘。”
杜春枝白了他一眼,这老六太精了,他啥都明白。
玲珑蹦蹦跶跶采着野花,突然听到前面草垛有声音,她下意识要回去找娘,突然从里面钻出两个人来。
刚出来的两位正是宋真卿和黄玉莹,他俩猛然间被撞见,也吓了一跳。看清面前是个小姑娘,宋真卿忍不住大声呵斥。
“谁家的小崽子,到处跑什么?当心让熊瞎子抓了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