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改良后的割麦机。他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但那专注的眼神丝毫未变。
&34;这齿轮太复杂了,&34;他自言自语道,&34;必须想办法简化,否则老百姓用起来会很
困难。&34;
王德站在一旁,忧心忧忙地说:&34;殿下,您已经连续工作三天了,要不要先休息
一下?&34;
赢天摇摇头,继续专注于手中的工作:&34;不急。这个改进很重要。你看,如果把
这组齿轮换成链条传动&34;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工匠抱着一堆零件匆匆跑来:&34;殿下,不好了!那些老农们
试用新机器,说操作太难,有几个差点受伤!&34;
赢天立即放下手中的工具:&34;带我去看看。&34;
来到试验田,只见几个老农正围着一台割麦机发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愁眉苦
脸地说:&34;这机器是好东西,可是这么多按钮开关,我们这些粗人哪里摸得清啊?
&34;
看着老农们困惑的表情,赢天心中一动。他蹲下来,亲切地问道:&34;老丈们,你
们觉得哪里不好用,尽管说。&34;
老农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使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赢天认真倾听,不时点头,
在竹简上快速记录。
回到工坊后,赢天立即召集工匠们开会。&34;诸位,&34;他指着图纸说,&34;我们要大幅
简化机器的结构。不仅要好用,更要让百姓们一看就懂。&34;
有个工匠提出疑问:&34;殿下,这样简化会不会影响机器的性能?&34;
&34;性能不是最重要的,&34;赢天语重心长地说,&34;让百姓能够安全、轻松地使用才是
关键。我宁愿效率低一些,也不能让他们冒险。&34;
工匠们听了,都深受触动。他们分成几组,开始研究简化方案。有人负责改进操
作装置,有人重新设计防护罩,还有人专门负责编写图文说明。
一个月后,新版割麦机终于完成。这次的改进重点是简化操作:复杂的齿轮组改
成了简单的链条传动,控制装置集中在一个位置,还加装了醒目的安全提示。
更让人惊喜的是,赢天编写了一本详细的使用说明书。这本说明书不仅有文字说
明,更配有大量直观的图画,就连不识字的人看图也能明白。
&34;看,这些图画都是按照使用步骤来画的。&34;赢天向工匠们解释,&34;每个动作都要
画得清楚明白,让人一看就懂。&34;
张远拿起说明书仔细翻看,突然眼前一亮:&34;殿下,这个画法很特别啊!我们是
不是也可以用在其他器具的说明上?&34;
&34;对!&34;赢天欣慰地说,&34;你们要学会举一反三。任何新技术要推广,都要考虑使
用者的需求。&34;
消息传到民间,引起了轰动。农民们纷纷前来观看新机器。当他们发现操作如此
简单,使用说明如此详细时,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位老农激动地说:&34;太子殿下真是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不仅给我们好东西,
还想尽办法教我们用!&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