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道:“小九,你可有想法?”
赢天点点头。
“变举荐祖荫为科举制!”
嬴政重复一遍。
“科举制?”
“是何意?”
赢天解释道:“让天下所有读书人,以考试成绩,入朝做官!”
“先在乡县中举行乡试,成绩合格的人,可以进入到郡县中考试,成绩优秀之人,可进入到咸阳城中,参加殿试!”
“再点其中优秀者,入朝为官!”
嬴政越听,眼睛越亮。
如此一来。
就能筛选掉许多没有真材实料的人了!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
还能逼的天下读书人奋起!
让百姓的孩子,也有入朝为官的可能!
官吏的孩子,也不能浑水摸鱼!
他惊叹道:“好方法!”
最关键的是。
现在有了造纸坊。
出题,考试什么的。
也都不困难了。
赢天详细的道:“朝堂中的官吏,并不是时时都缺,可以限制科举制的时间,三年一期,或者五年一期。”
“再者,大秦郡县众多,又细分到乡县中,举行考试更是难。”
“所以,我的想法是,三年一次乡试和郡县考试,五年一次殿试!”
他顿了顿。
“为保证让百姓中的读书人,也有入朝为官的可能。”
“凡是在乡试或者是郡县的考试中,通过的学子,可以予以优待。”
“譬如,减少名下土地的赋税,获取一定的官身,与百姓和商户区分开。”
“以此让更多的读书人,为考取功名而努力!”
嬴政看向赢天的目光中。
满是惊叹。
还有骄傲。
不愧是他的儿子!
就是牛逼!
“就按照你说的做!”
“你将科举制拟订出来,立刻推行下去!”
大秦经历了南阳的灾情。
又经历了土地变法和匈奴南下。
也该用高兴的事情,安抚百姓了!
赢天点头应下。
干脆借着嬴政的书房,拟订科举制的各方面细节!
嬴政则是让人去喊了李斯,蒙毅过来。
这两个人,在朝堂中代表着文官。
蒙毅的兄长蒙恬,又代表着武将。
李家和蒙家,也代表着两个世家大族!
让他们两个先知情。
朝堂中的大部分官吏,就都能知道了!
不多时。
李斯和蒙毅就走了进来。
嬴政也将拟订好的科举制度全都看了一遍。
虽然他已经听小九说过了。
但真切的看完一遍。
心里还是惊叹不已。
小九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呢?
如此的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