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放入放好水的水坑之中浸泡。
说起来挺简单的步骤,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却相当费事,第一天下来,才做完了不到五十根钩子藤蔓。
第一个是这些孩子初次上手,手上动作不敢太快,生怕弄坏了一根两根的,很是小心,第二个就是这些鱼儿洞里的孩子们,知道做这些东西自己有食物时,便想做的更好一点,生怕自己做的不够,下次就不用自己来了,也就没有食物吃了。
所以一个个做的都相当认真仔细,江洛洛仔细看了半天,发现一点多余的豁口都没有。
江洛洛一开始看的有些心情复杂,感觉自己像是那个压榨劳动力的无良资本家,然后突然反应过来,这些钓鱼线也不是给她做的呀。
虽然经过巫的决断,鱼儿洞里的这些孩子们,每做完十根钓鱼线,就要将一根钓鱼线的收益交给江洛洛——可用水鱼代替。
但更准确来说,这些钓鱼线应该都算得上是,他们自己做给自己的,最终都会变成能让他们吃到的更多的食物。
而且他们现在做完了,等他们长大一点的时候就能用的上了,嗯……如果这些钓鱼线能放那么长时间的话。
钓鱼线分成了三批不同的浸泡时间。
第一批只需要浸泡一天,于是一天时间结束后,很快就拿了出来,开始进行第二步。
江洛洛有安排人专门盯着剩下的钩子藤蔓,以免它们在水里被泡腐烂变质,一旦有不对劲的状态,比如钩子藤蔓触感变得软烂就要立即取出来。
当然结果是,哪怕浸泡了整整三天,这些钩子藤蔓也没有出现过那样的情况。
这种植物都能在雨季中生长,水性确实有些过于强大了。
制作钓鱼线的第二个步骤,其实就是晒太阳,把这些钩子藤蔓浸泡水之后的水分全部晒干。
这个晒的时间不固定,主要是看太阳强度,以及晒的状态。
江洛洛依旧是分成了不同的两种,一个是晒的正好能晒干钩子藤蔓身上的水分。
第二个便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将钩子藤蔓晒得稍微有一些干燥。
至于完全晒干钩子藤蔓里面的水分,江洛洛想到了,但耗费的时间太长,于是只能把这个想法给它划掉,以后有机会再实验。
晒东西其实也有很多讲究,随便放在太阳底下是晒,为了增加晒东西的效率,把所有钩子藤蔓都打开摆开也是晒。
江洛洛不仅安排所有鱼儿洞的孩子将那些团成卷浸泡在水池里的钩子藤蔓伸展开,再放在太阳底下晒,甚至还安排孩子定时过来把这些藤蔓翻转,增加效率。
晾晒的过程持续了三天到十天,毕竟想要将钩子彻底藤蔓晒干还是有些难度的,现在的气温也没有雨季之前更高,太阳也没有那么晒了。
然后便是第二次过水浸泡。
第二次过水浸泡的时间就要稍微长一点,毕竟第一批钩子藤蔓在外面就淋了至少十天半个月的雨。
而雨季的大雨,准确来说和泡在水里也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了。
所以江洛洛初步决定,第二批过水浸泡就先泡个十天到十五天左右。
当然中间也会像第一遍过水一样,派人一直看着检查,以免中间出现什么腐烂变质的情况。
江洛洛每天都像是工厂老板一样巡查监控,指挥着手底下的一群童工干活,好在她本人也是个儿童,所以看起来竟然还比较和谐。
就是有点像过家家一样,一些年纪大点的族人,一走一过总是喜欢过来看上几眼,像看话剧一样,有意思的很。
有时候这些族人也会来帮忙做一些体力活,再怎么说也都是些孩子,力量再大,也比不过成年族人。
而江洛洛忙活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
第一批成品砖出来后,放置了一段时间,检查它们的质量,毕竟要担心它们是刚做出来就结实,还是做出来放置一段时间也能保持这种结实。
大概放置了十多天,没发现有什么变化,造和巫确定下来这种砖可以使用,于是第二批砖也要开始烧制了。
没错,火窑的地点已经选好了,甚至也有安排人去开凿山洞——但是第一批烧制出来的砖并不够搭造火窑的啊!那只是一批实验砖。
而且因为大兽季的到来,大家都在去狩猎,以求存储更多的食物,好度过之后雪季,所以开凿火窑山洞的工程,目前其实是暂缓了的。
好在这也不着急,总要等砖的数量烧制足够,最少还要两批,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呢。
而在等着这些砖的时间,造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准确来说,造其实是带着人制作砖胚,从制作到阴干定型花了十多天的时间,顺便等着看了一下成品砖的质量。
毕竟不能等一件事情结束后再去做另一件事情,哪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给人浪费呢。
至于制作砖胚的族人——就是之前在做麻布的那些族人。
麻布数量早已经在部落内饱和,可为了这些族人的生计,却还是得一直做下去,现在可算有其他事情能让他们去做,穿麻布衣服已经穿到换不过来的巫,可算是松了口气。
制作砖胚并不简单,但好在都只是些体力活,正适合这些行动不便的族人们来做。
泥土有专门的健康族人帮忙从塔兹森林或者其他地方搬运过来,他们只需要按照固定的比例把泥土混合,有需要的话,由一些身体健康些的族人负责打水回来,再将其混合。
也不是只有混合就完事了,中间需要对泥胚大力捶打,将泥土中的气泡全部击打出去,这样制作出来的砖才不会坑坑洼洼的,表面会更加细腻平整,内里也更加结实。
江洛洛特意为此弄了一些大锤工具出来,一人多高的大石头锤,也就是部落里的族人能挥动的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