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成为下个退学的人,梁瑜才豁出去的。
出事前梁瑜不关心容铭川的未来,大少爷的人生,哪里需要她多虑。
出事后,梁瑜对容铭川的关心止于——
他人活着就成,能去未来就好。
在云德的每一天,梁瑜的内心深处都在期待离开的那天。
除了第一食堂的每一个食堂,价格都高昂,一碗白粥也可以有多种讲究,最后体现在价格上,云德跟有“云德币”似的,花钱如流水。
梁瑜记得住自己所在的阶层。
她是什么出身?
奶奶在不知道学费多贵的情况下,不止一次表达过对梁瑜到海城念书的不满意。
因为在海城念书需要租房子,这是要钱的。
在梁奶奶的认知里一年的房租一万块钱顶天。
一万块钱的花费,是奶奶不满很大的原因。
梁奶奶对梁瑜的母亲更是不满,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她真的一点不会当家。
当年余柔溪心里就不是个好的,只晓得往外面跑,现在自己的女儿也要带到外头去。
完全是看在一分钱不需要家里面出的份上,梁奶奶最后没有阻止成功。
梁奶奶不是没有阻止,只是儿子的意思是,随她。
儿子没有要阻止的意思,梁奶奶才不坚持的。
这两三年,梁瑜没有与奶奶提及云德的具体情况。
她来海城念书,奶奶都觉得是浪费钱。
要是知道云德的学费与花销,梁奶奶能够坐大巴车,从云德大门口哭到校长室。
从祖祖辈辈,哭到子子孙孙。
那不是在剜心割肉,是什么?
什么学费一年几十万!就算是余柔溪雇主出钱的,那也是花在她孙女身上的。
那也不能够这样花的!
梁奶奶一定会把余柔溪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骂一次又一次。
梁瑜也会被一块儿骂蠢。
奶奶会说那些钱直接攒下来,都够在老家买两套房!
梁瑜何尝不想要两套房。
可要明白,人家资助的是余柔溪的女儿念书。
人家花钱是人家乐意
由不得你来选择什么方式接受。
雇主家让余柔溪把孩子接到海城念书,这可以说是对余柔溪近二十年尽心尽力工作的奖赏。
作为母亲的余柔溪安心了,能够更好的工作。
心无旁骛为雇主全家工作。
所谓的两套房子,梁瑜只会有一个房间,嫁出去就没有了的那种房间。
奶奶的重男轻女从来不遮掩,老一辈不觉得自己的说法是对男娃的偏爱。
对孙女平日的关心关爱,并不是假的。
只是房子这种家业本就应该给男娃。
给儿子给孙子。
云德不同于“两套房子”。
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开阔的眼界,是属于梁瑜的,不会被老家剥夺。
梁瑜能够去做的是,享受高中生活。
在云德,呼吸之间都在花钱。
不享受,就是浪费。
所以只有在离开云德后,梁瑜才能够捡起自己的尊严。
刚在楼下,梁瑜已经窥见房子的豪华。
到了室内,那种“价值”更为直观。
塘西苑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