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阳管着大燕的钱袋子,也为难的很。
上回太子监国时,当众指出他的账目有问题。
这事儿后来永盛帝专门找他喝茶,威压之下,他短期内都不敢再动手脚。
就算他不贪,那也有别人贪啊,国库那点钱每一文都有用处,赈灾需要的还不是小数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只好将这个烫手的山芋踢出去。
关键是民不聊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就不只有赈灾了。
“已经有少量的流民开始往北逃,按照这个速度,一个多月之后恐怕就要到京城!”
百姓开始逃荒,这种情况是很严重的。
如果灾民数量够多,所过之处会比蝗虫过境更甚,树皮草根都不会留下一点。
更有甚者,灾民若是被有心人利用,恐会激起民变。
朝堂上都是人精,这些道理不用明说大家都明白。
中秋佳节竟收到这样不吉利的消息,永盛帝黑沉着脸,眉头紧蹙沉声问道,“诸位爱卿,可有何良策替朕分忧?”
自从他当政以来,手头就没宽裕过!
看着风风光光高高在上,其实他这个皇帝日子还没下面的小官员过得潇洒。
除了朝廷日常的固定开支,每年抵御外敌的军费粮饷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这两年更新了大批的兵器也花费不少。
今年又是赈灾,又是加开恩科,而且他马上要过五十大寿了,一项项都是银子!
户部都是寅吃卯粮,捉襟见肘。
他的私库更是要到处补贴。
近几年若非江予淮替他四处敛财充盈私库,恐怕他连底裤都要破洞了!
眼下扶风又要大笔的银钱,他很头疼。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马上拨款赈灾!灾民有饭吃就不会往北逃了。”
说话之人是礼部郎中杨凯。
沈星河嘴角抽了抽,废话文学重现江湖。
这话猛的一听没一点毛病,非常合理。事实上并没有卵用,跟放了个屁一样。
永盛帝忍了又忍才没将手里的奏折砸出去。
冷冷的追问了一句:“你详细说说,怎么拨款,怎么赈灾,灾民如何才能吃上饭。”
杨凯眼珠子转了转自信道,“陛下,这并不难,让户部拨款,派钦差带着银子买了粮食,去扶风城发放即可。”
户部尚书忍无可忍,指着他破口大骂,“你以为户部的银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扶风城上百万人口,你可知每日光喝稀粥要多少粮食?狗屁不通还敢站出来丢人现眼!”
“来人!丢出去!”永盛帝一声令下,大殿外两名带刀侍卫大步进来,拖着人就要走。
“陛下,臣是替您分忧啊,赈灾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杨凯慌慌张张的替自己辩解。
他是个关系户,日常就是混混日子,今天这题他觉得他会啊,就想露个面让陛下记住他,谁知会是这么个结果!
永盛帝一挥手,侍卫堵上他的嘴就拖走了。
朝臣们看得出永盛帝心情很不好,没人再敢上前去触霉头。
至于赈灾,户部尚书都说没银钱了,谁还敢说话。
偌大的金殿之上鸦雀无声,永盛帝的怒气值一点点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