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气象。到了五年级,又是新的开始。忘掉不快,开始新的生活是阳晓光默默的目标。
班上破天荒转来了新的学生:卢羽馨和何木。从“小三”学校来到阳晓光所在的这个中心学校,等级和条件也上了一个档次。这在这班上也算是头条新闻,好不容易能够有新的学生转进来调和一下老旧的教室和老熟的同学们,所以热闹了好几天才安静下来。
卢羽馨的到来一下子抢了罗心怡的风头,虽貌不惊人,身高不高,可成绩却是名列前茅,怪不得都说外来的学生成绩好。
何木一来到,一鸣惊人,回答问题的声音一语秒杀了所有人。何木与张文成了同桌,因为张文的关系阳晓光也与何木慢慢熟了起来。后来阳晓光问怎么声音那么大?何木气死人的回答是在他们以前的那个学校,他的声音是最小的。
不过都很快融入班级。
积累已久,好机会也终于来了。
首先来的是数学。这唐老师是一脚已经踏入了更年期的资深数学老师,年纪越大,资历也越大。虽说只做到副班主任吧,可也还是很有分量的,连王老师也尊重不已。
有一次上数学课时,唐老师依旧“啊~~”很大声存气,又很快大声并毫不顾忌的吐出来。用脚踩了踩,继续讲课。下面依旧也是在嘀嘀咕咕,有人说,唉!又在随地吐痰,有的则叫起了私自起的不雅外号,还有的是淡定自若,这样的场面见多了也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还没下课就早早的讲完了,本来就已经是自习时间,偏偏为了显示亲民,走到群众中视察民情。走到阳晓光前面不远就停了下来,在大脑里稍稍组织了语言,就发挥出了当老师那种特有的讲话语气。语气深长,废话连篇。之所以说是废话,因为很多是重复又重复的,只不过是当局者迷而已。在这一连段关于对阳晓光个人的评论可所谓是充分肯定了阳晓光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是奶奶的乖宝宝,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在家里写作业,所有的隔壁邻居也对阳晓光此人是交口称赞。
在唐老师说的正起劲,下课铃声的及时出现彻底拯救了濒临崩溃的阳晓光。
阳晓光听着可是面红耳赤,无所适从。心想:就算是事实也不用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吧。幸亏是下课了,否则真不知道还会蹦出什么内容。
下课后这高潮也不忘凑过来说道:“真是个好学生,放假都关在屋里写作业。”
阳晓光呵呵以对,敷衍了几句,这件事才算是过去了,而这也默默说明了阳晓光已经踏入了“好学生”之列。什么是好学生?就是必须要首先能赢得老师的关注和喜爱。
有次上课时,因为学的是统计,题目是班上的身高,再算平均。唐老师心血来潮,在黑板上利用自己的量尺就画出了身高线,然后全班的人轮番上阵。扳直身体靠在墙边,然后唐老师大手一挥,把低于标准数值的放在一堆,高潮和何木身高不高的人很不幸在一起。阳晓光本和高潮站在一起,可是被老师说高啦,大手一推,推开。小个子过后,到了最后,留下来站直的都是最高的。阳晓光比之徐狄矮了一头,比之张文不相上下。经过这次阳晓光才有信心原来我这么高啊。
有次考试,数学的考试就是让学生去买统一的课外辅导——快乐数学。一般开学各大书店就挤满了人,在奶奶的带领下阳晓光来到了常去的《三味书屋》,买了好几套。光语数就两本,其实语文还有一本,只不过阳晓光为了省钱没买罢了。到了结账之时,阳晓光对桌上的书签很是感兴趣,想自己前几天还根据书签上的图案花了几幅画呢。可他又没有勇气向老板要,有十分想要。其实只要开口一般都是会给的,但不被逼着,面子为上,难开口,于是只能眼睁睁脚步慢移,不舍离去。
快乐数学里面就是一张张试卷,就是考其中一张,再打分,分下来讲解。正规的考试虽少,这种还是挺多的。考试时别的选择和填空题都答对了,可就是到了解答题这儿就犯了难了,分最多的,在背地里小声前后讨论。阳晓光就一个题目和张文起了争执,要不怎么说千万不要对答案啊,当两个不同的解题放在你面前时,相信自己还是别人,如何选?
“信我呐!”张文说后,李文择原本就是抄张文的,对张文充满信心,也帮张文说好话,“没错,放心吧。”
“信我啊!”阳晓光只有无奈说道,
两个各执一词,阳晓光一咬牙做了决定,各做各的,看到时候发下来谁对。事实上是阳晓光的确错了,就那么一道题扣了五分,男生中仅次于张文和李文择,可阳晓光是真不甘心和无奈后悔。李文择沾张文的光也是一百,周蓝不免又出来说三说四,对李文择的一百哇声表示厉害,看着试卷,却是对阳晓光说道:“怎么从没看到阳晓光得到过一百啊?”
是啊,九十五已经是最好的成绩了。一百,哪有那么容易,阳晓光印象里没有过一次,总会有失误。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唐老师兴冲冲地宣布要选出参加马上就要在学校举办的口算比赛。说是口算比赛吧,其实也谈不上。比赛的时候是要给你一张纸,上面写有题目,快速的算出结果后一个个往下传,哪个班用时最短就获胜,反正都是突出一个字“快”。
唐老师翻开书找到了一些加减乘除的题目抄在黑板上。这算常事,经常布置作业就是先用粉笔写在黑板上然后大家老老实实写在本子上。抄题目的速度都是一样的,看谁能最快算出来就举手再走到前面来。
一声令下,各路人马纷纷开动。俯在桌前,冥思苦想。
这也幸亏唐老师平时布置下了指标性的任务,把书上的公式都要求背好,去每排的第一个人面前,背对着书背,正确就可以画个勾。而一般坐在第一排的都是好好听话并且被老师所青睐的的女生们。为了完成,只有早读的时候拼命反复在嘴里重复。没想到到了关键时刻还真起了作用,九九乘法口诀在这种背景下,被动的在嘴里念叨,兴奋的使用。
第一个算出来的是程辰,并且与性格相符合的兴奋举手,说话,向前走去。
望着程辰渐渐远去的背影阳晓光颇不服气,就差一个,就差一个啊!这最后一个题目的答案也在程辰上去之前新鲜出炉,阳晓光是兴奋不已,可也犹豫了几秒,思想前后还是勇敢的迈出了步子,因为怕眼睁睁看着被人超越,只有被自己逼着尽快作出决定。好几秒之后才出现了第三名,再后来就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直到人数凑齐。
一个个仰头挺胸很是光荣。具体的人数也定了下来,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也决定了比赛时的座位。依次是:程辰当仁不让,阳晓光迎头赶上,张文不甘示弱。卢羽馨女生第一,罗心怡紧随其后,徐狄紧跟其后,曾小薇遗憾垫底。
看到身旁站的程辰,阳晓光还是稍觉遗憾,第一是多大的诱惑,要是做到最好该多好啊。不过想想又以有一对手而有趣,接下来可不能再输了。但能在数学方面领先并赢得张文一回也是难得,阳晓光他总会有另一个往好处的想法努力的压抑不良情绪的蔓延。
次日下午,比赛如火如荼在一楼借用二年级小朋友的教室里举行。五年级的一二三班齐集一堂,这一战看来在所难免。
阳晓光从小就读于二班,自然是有感情的。那些老师们常说的什么集体荣誉实在是太官方了,阳晓光只不过是不想没面子而已,没有那么高尚。再加上这些选出来的人哪一个不是甘心要多争取荣誉,要不然真的是重在参与吗?开玩笑。就算学生愿意,老师也不愿意。
按着在教室里定好的排序依次而坐,每个人手上拿了只笔和一张草稿纸。比赛还没开始,到处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程辰回过头来和阳晓光交流意见,阳晓光也怕把张文给冷淡了,不规矩坐好,主动话题旁移。卢羽馨和罗心怡原本应该是水火不容的人却像闺密般亲切交流。徐狄和一班三班都有认识的人,一开始所聊甚欢,后来一接触到学校给他们灌输的荣誉上,个个不打马虎眼,誓要为班级战斗到最后,不欢而散。曾小薇独自临时抱佛脚,嘴里念念叨叨着几乘以几等于几。
这种紧张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比赛开始才真正变得紧张起来。
三位老师同时发下试卷,立刻就像按下了计时器,坐在第一排的人是想尽办法,争分夺秒。
程辰来了一个快速且美丽的移身,整个身体加试卷倾斜到左边,嘴里反复念叨着乘法口诀,手上也不闲着,用笔在纸上计算。好笑的是,程辰左手飞快握笔运转着,右手的四个小兄弟来回碰撞自己的大哥,活像一个算命先生。
三个领军人物互不相让,相隔不远,杀气腾腾。谁能料到坐在最里面的三班竟最先完成,传到了后面。这是一副活生生要气死人的场景,几乎全场只能听到一个字“快!快!快!”,说话的语气惊人一致,动作也神似,双手握拳,双脚踩地。与此同时,一班不甘示弱,在三班的领头羊刚刚转身就已经来了华丽的第二个转身。
战火从里往外烧,坐在窗外的二班们却得不到任何的便宜,所做的也只能是望树兴叹。
阳晓光心急如焚,就差冲到前面夺过试卷。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看到集体的力量,二班全体人员齐声高呼“快啊!快啊!”,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生什么少儿不宜的情况了。在落后几秒后程辰总算是完成了,花了比别人少的转身时间把接力棒传了下去。
还别说,程辰这样已经习惯了的在大人们眼里的不良坐姿,写字手法在关键时刻还是发挥了莫大的功劳。
这样的话全部重担就被阳晓光自觉不自觉的背负在心上,自给勇气的自我鼓励就看我的吧。
班和人民需要他啊!
阳晓光这时可是起了承上启下的最要作用,要是这一关也落后的话,那真是闯关无望。大脑急速运转,只想把凡事做到最好,永远比别人好,看到别人满意自己才会满意。
自给压力,看来人不被逼永不知道潜力有多大。
最终超一班三班几秒钟的时间,超额完成任务。
接下来就有惊无险,一秒一秒地把差距拉大,获得了第一名。
张文发挥良好的数学基础,发扬优势。卢羽馨珍惜机会,第一次为班争光,并不断的会保持优秀。罗心怡不愧一如既往的表现了独当一面,正如她从未失手过的记录。徐狄尽己努力,做好最好,不丢脸则好。曾小薇班长压阵,定不能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