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望江茶楼的后厨就热闹起来。张福带着几个徒弟正在揉面,王氏则在一旁指导他们制作点心的手法。
“力道要均匀,手腕要快。”王氏看着一个年轻徒弟的动作,“这样才能把面团揉得够筋道。”
沈清欢站在一旁,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今天是点心大赛的第一轮比试,她要让醉仙楼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手艺。
“小姐,比赛场地已经布置好了。”春花匆匆走进来,“评委们也都到齐了。”
“都是些什么人?”沈清欢问道。
“一共五位评委。”春花压低声音,“其中三位是京城有名的食客,还有两位是御膳房的老师傅。”
“御膳房的人?”沈清欢眯起眼睛,“看来王大厨是下了血本。”
“是啊。”春花点头,“听说他花了不少银子,就为了请这两位出山。”
沈清欢冷笑一声:“银子能买来的,就不叫本事。”
这时,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中年男子走进后厨。
他面色阴沉,眼神闪烁,正是醉仙楼的王大厨。
“沈小姐,”王大厨阴阳怪气地说道,“听说你请了我们醉仙楼的老人来帮忙?”
“王师傅是自己来投奔的。”沈清欢淡淡地说,“我这人最喜欢惜才,自然不会拒绝。”
“是吗?”王大厨冷哼一声,“那就让我看看,你们能做出什么好东西来。”
说完,他转身离开,背影透着一股阴狠。
“这个人真讨厌。”春花撇撇嘴,“小姐,咱们一定要赢他。”
“自然。”沈清欢走到案台前,“不过在这之前,我要先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她拿起一块面团,轻轻揉捏着:“小灰子,去盯着醉仙楼那边的动静。”
“是!”小灰子应声离开。
不一会儿,一个身材瘦高的男子走进后厨。他穿着一身青色长衫,手里拿着一个食盒。
“在下姓钱,是京城食客。”男子拱手行礼,“听闻沈小姐的点心手艺了得,特地来讨教。”
沈清欢看了他一眼:“钱公子请坐。”
钱公子将食盒放在桌上:“这是醉仙楼今早刚出炉的点心,不知沈小姐可愿品尝?”
“有何不可?”沈清欢打开食盒,里面是几块精致的点心。
她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眉头微皱:“面团太硬,馅料也不够细腻。”
“沈小姐好眼力。”钱公子笑道,“不过我听说,王大厨今天准备了一道秘制点心,据说连御膳房的师傅都赞不绝口。”
“是吗?”沈清欢放下点心,“那我倒要看看,他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春花跑进来:“小姐,比赛要开始了!”
沈清欢整理了一下衣裳:“走吧,让我们去会会这些所谓的评委。”
茶楼前院已经搭起了比赛台。五位评委坐在高台上,下面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王大厨已经站在台上,正在向评委们介绍他的点心。
只见他端出一盘金黄色的点心,外形精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这是本店的招牌点心"金玉满堂"。”王大厨得意地说,“用的是上等糯米,配以蜂蜜和桂花,制作工艺独特。”
一位身穿紫袍的评委拿起一块尝了尝:“嗯,口感不错,香甜可口。”
“确实不错。”另一位评委点头,“九分!”
“九分!”
“九分!”
“九分!”
“九分!”
五位评委一致给出高分,王大厨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该我们了。”沈清欢走上比赛台,身后跟着张福和王氏。
“这不是王师傅吗?”一位评委认出了王氏,“你怎么在望江茶楼?”
“老身现在是望江茶楼的面点师傅。”王氏淡淡地说。
王大厨脸色一变:“你这个叛徒!”
“叛徒?”王氏冷笑,“是谁把我们这些老人赶出醉仙楼的?”
台下的百姓议论纷纷,不少人对王大厨指指点点。
“请看我们的参赛作品。”沈清欢打断了他们的争执,示意张福端上点心。
只见托盘上摆着一盘晶莹剔透的点心,每一块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纹。
莲花层层绽放,花瓣轻盈欲飞。
“这是"玉露琼花"。”沈清欢介绍道,“用上等糯米制成,内馅是蜜渍莲子和桂花。”
一位评委拿起一块,刚要放入口中,突然愣住了:“这这花纹怎么这么逼真?”
“是用赵木匠特制的模具压制而成。”沈清欢说,“每一片花瓣都能活动,所以能做出立体效果。”
王大厨脸色铁青:“赵木匠?他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