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望江茶楼后院就热闹起来。十几个伙计排成一队,正在卸一车车的米袋。
“轻着点!”张福站在台阶上指挥,“这可是上等糯米,一粒都不能洒!”
沈清欢站在二楼的窗前,看着下面忙碌的场景。
杭州张记米铺的货比预计来得还早,天还没亮就到了。
“小姐,您看这糯米。”春花捧着一碗刚淘洗过的米粒,“白得跟雪一样。”
沈清欢捻起一粒放在鼻尖闻了闻:“果然是上等货,连米香都比寻常的浓。”
“王大厨那边肯定气坏了。”春花笑道,“他花大价钱买通了京城所有米铺,却不知道小姐早就从外地订好了货。”
“这还不够。”沈清欢转身走向内室,“去把钱老叫来。”
不一会儿,钱老就拿着账本进来了。
“小姐,您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钱老推了推眼镜,“京城各大米铺的账目都在这里,包括他们和王大厨的交易记录。”
沈清欢翻开账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家米铺的进货价和售价。
“这些米铺,”沈清欢指着其中几家,“都是被王大厨用高价收买的?”
“是。”钱老点头,“他们平时进米一两银子一斗,这次王大厨给了三两。”
“三两?”春花惊呼,“这不是亏大了吗?”
“他们当然不亏。”沈清欢冷笑,“因为这些米根本就不是上等货。”
钱老从袖中掏出一个小布包:“这是从他们那买来的样品,小姐您看。”
沈清欢倒出一把米粒在掌心,仔细端详:“果然,这些米粒大小不一,色泽也不够纯净。”
“王大厨这是在自掘坟墓。”钱老说道,“用这种米做出来的点心,口感肯定差。”
“把这些证据都留着。”沈清欢将米粒倒回布包,“等比赛结束后,正好用来对付他们。”
正说着,巧儿急匆匆跑进来:“小姐,外面来了个人,说是要见您。”
“谁?”
“是个老婆婆,说她是醉仙楼的老面点师傅。”
沈清欢眉头一挑:“让她进来。”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走了进来,她穿着一身灰布衣裳,背有些驼。
“老身王氏,见过沈小姐。”老妇人行了个礼。
“王师傅?”沈清欢打量着她,“醉仙楼的面点总管?”
“曾经是。”王氏叹了口气,“现在已经被赶出来了。”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那个王大厨。”王氏说起这个就来气,“他嫌我们这些老人手艺不够新,全都赶走了。”
沈清欢若有所思:“所以,你是来”
“老身想在望江茶楼谋个差事。”王氏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这是我在醉仙楼做了三十年总结出来的面点秘方,就当是投名状。”
沈清欢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配方和制作要领。
“这些都是真的?”
“千真万确!”王氏拍着胸脯保证,“每一个配方都是老身亲自试验过的。”
沈清欢翻看着秘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个蜜汁藕粉的做法,倒是很特别。”
“那是醉仙楼的招牌点心。”王氏说道,“不过现在的味道已经走样了。
王大厨为了省事,改了很多工序。”
“有意思。”沈清欢合上秘方,“你留下吧,正好我这里缺个面点师傅。”
“多谢小姐!”王氏激动得眼圈都红了。
“春花,带王师傅去后厨。”沈清欢吩咐道,“让她先熟悉一下环境。”
等他们离开后,巧儿凑过来:“小姐,您信她吗?”
“不管真假,这些秘方都是真的就够了。”沈清欢笑道,“更何况,她肯定恨透了王大厨。”
“那您是要”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沈清欢站起身,“走,去看看后厨准备得怎么样了。”
后厨里一片忙碌,张福正带着几个徒弟练习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