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欢看他机灵,便也点头:“留下。”
就这样,二十多个伙计,最后留下了八个。其他人领了一个月工钱,默默离开了。
“东家。”巧儿凑过来,“这些人够用吗?”
“当然不够。”沈清欢说,“不过有他们在,新来的人也好带。
对了,去把账房先生叫来。”
账房先生姓钱,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戴着一副铜丝眼镜,手里捧着一本账簿。
“钱先生。”沈清欢说,“我要扩招伙计,你给算算,需要多少人?”
钱先生推了推眼镜:“按东家的规划,一楼点心铺要十个伙计,二楼茶室要八个茶艺师,三楼宴会厅至少要十二个人。
后厨的话,点心师傅要四个,帮厨六个,洗碗工四个。
还有打扫的、看门的,加起来至少要六十个人。”
“六十个?”巧儿吓了一跳,“这工钱可不少。”
“不多。”沈清欢说,“要做大生意,就得有足够的人手。
钱先生,你去贴告示,就说望江楼招人,工钱比别家多三成。”
“这”钱先生犹豫,“会不会太多了?”
“不多。”沈清欢站起身,“我要最好的人才,自然要给最好的待遇。
去吧,明天就开始面试。”
第二天一早,望江楼门前就排起了长队。来应聘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听说工钱比别家多三成?”
“可不是,我在醉仙楼做跑堂的,一个月才八两银子。
这里给十两多。”
“那还等什么,赶紧去面试!”
沈清欢坐在二楼雅间里,透过窗户看着楼下的人群。
林修端着茶杯走过来:“看来不用发愁没人了。”
“人多不代表能用。”沈清欢转身,“王福,让第一个进来。”
走进来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一身青布长衫,手里拿着一个包袱。
“我叫李三,会做点心。”年轻人说着,打开包袱,取出几块糕点,“这是我今早做的。”
沈清欢拿起一块尝了尝,皱眉:“太甜了。”
“我”李三还想说什么,沈清欢已经摆手:“下一个。”
接下来的几个也都不尽如人意。有的说话吞吞吐吐,有的手脚笨拙,有的连基本的礼数都不懂。
“东家。”巧儿小声道,“要不降低点要求?”
“不行。”沈清欢正要说话,突然听见楼下一阵喧哗。
“让开让开!”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老子要见东家!”
沈清欢走到窗边,只见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正在楼下挥舞着双手。
他穿着一身白色厨师服,腰间系着一条油腻的围裙,头上扎着白布头巾。
“这是谁?”沈清欢问。
“是醉仙楼的大厨王铁牛。”林修笑道,“这人脾气不好,但手艺一绝。”
“让他上来。”
王铁牛大步流星地走进雅间,也不行礼,直接说:“东家,我要来你这做大厨!”
“凭什么?”
“凭这个!”王铁牛从怀里掏出一个食盒,“尝尝我的手艺!”
沈清欢打开食盒,里面是一碟点心。形状像荷花,做工精致,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这是我独创的荷花酥。”王铁牛得意道,“醉仙楼的镇店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