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儿把地砖盖好,又铺上地毯。沈清欢吹熄蜡烛,两人静静等着。
过了一会儿,外面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小姐,”巧儿松了口气,“他们越来越过分了。”
“无妨,”沈清欢淡淡地说,“等我的铺子开起来,看他们还敢不敢这么嚣张。”
第二天一早,巧儿换上灰布衣裳,头上戴着帷帽,提着个竹篮出了门。
篮子里装着那支金钗,用布包得严严实实。
她按照沈清欢的吩咐,在城西转了几圈,确定没人跟踪,这才去了福记当铺。
当铺门口的匾果然是新漆的,门槛也磨得发亮。
推门进去,一个身材矮胖的掌柜正在擦柜台。
见有客人来,连忙堆起笑脸:“这位客官,当还是典?”
“当。”巧儿压低声音,从篮子里取出金钗。
掌柜接过金钗,对着灯光仔细打量。巧儿紧张地看着他的表情,生怕露出破绽。
“这金钗成色不错,”掌柜说,“能当三十两。”
巧儿心里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掌柜的,这可是我们主家的东西。”
“主家的?”掌柜眼神变得警惕,“你是哪家的下人?”
“城南”巧儿刚要编个地址,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巧儿探头往外看,只见一群人围在酒楼门口。
她认出那是张老板娘的酒楼,顿时明白发生了什么。
“掌柜的,”巧儿赶紧转移话题,“您看这金钗”
“三十两,爱当不当。”掌柜的注意力也被外面的喧闹声吸引,说话都心不在焉。
巧儿见他不再追问身份,连忙点头:“当,当然当。”
掌柜写了当票,取出银子。巧儿刚收好银子,外面的喧闹声更大了。
“张老板娘,你这是怎么了?”
“浑身都是红疹子,好痒啊!”
“我们也是,昨晚吃了你给的点心,今早就这样了!”
巧儿忍着笑,从当铺后门溜了出去。她绕了几条街,确定没人跟踪,这才往回走。
刚到院门口,就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站在那里。
男子一袭青衫,腰间系着玉佩,正是城里有名的纨绔子弟钱世勋。
“这不是沈家的丫鬟吗?”钱世勋拦住巧儿的去路,“怎么,刚从当铺回来?”
巧儿心里一惊,面上却装作糊涂:“钱少爷说笑了,我是去买菜。”
“买菜?”钱世勋冷笑,“那你篮子里怎么空空的?”
“菜、菜已经送进去了。”
“是吗?”钱世勋往院子里张望,“让我进去看看。”
“不行!”巧儿挡在门口,“小姐在休息。”
“怕什么,”钱世勋推开巧儿,“我又不是外人。
当初沈家还没落魄的时候,我可是常客。”
正说着,院门吱呀一声开了。沈清欢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盘点心。
“钱少爷大驾光临,”沈清欢笑吟吟地说,“怎么不进来坐?”
钱世勋看着那盘点心,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