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一万大军守城,却弄不过人家五千陷阵营,仅仅半天时间就兵败被俘,被打得怀疑人生,一点脾气也没有了。
而且,人家城外还有五千金甲骑兵,装备精良,战马都是一水的黄毛,除了放了几轮弩箭,都没出手攻城。可见此战败的不冤。
上党刺史府大堂内,张扬和手下大将穆顺被五花大绑,跪在正中。张扬很不服气,问道:“破虏将军不是要去外击胡虏马,缘何中途攻击我上党郡城”。
太史慈最近跟着刘华也学坏了,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一点主将的威严也没有,翘着二郎腿说道:“路过此地,看你这太穷了,顺便劫个道,啊不是,是为民除个害”。
张扬和穆顺一脸的幽怨,又问:“将军不道义啊,我上党郡本太平无事,却被尔等无故攻伐,何来为民除害一说。
此等巧取豪夺之事,若传扬出去,岂不遭天下诸侯唾骂,我等不服”。
太史慈见自己被败军之将给鄙夷了,也是不爽,直直地盯着被俘虏的张杨和穆顺。
你们两个杂碎,一个身为上党太守,一个作为领兵大将,文不成武不就,将这上党郡治理得乌烟瘴气,百姓深陷苦海,你们还不服。
太史慈冷哼一声,将军师贾诩教的话在脑子里回忆一遍,开口呵斥:“张杨,你且抬起你那高贵的头颅,好好看看这被你糟践得不成样子的上党郡!
你头顶太守之冠,肩负的是这一方百姓的生死祸福,可你都干了些什么?瞧瞧这四周,盗贼如同鬼魅一般四处横行,烧杀抢掠无所不为,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是战战兢兢。这就是你治理下的太平无事?”
张杨一时语塞,想要争辩,却也不知从何处说起,人家说的都是事实啊。
太史又慈厉声:“莫要狡辩!你以为这乱世就该是如此乱象丛生?哼,你可知道古往今来多少贤能之士,身处乱世却能保一方安宁。
人家殚精竭虑,想着法子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让境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你倒好,坐在那太守府中,无所作为,对外面这饿殍遍地的惨状充耳不闻吧!”
张扬抢过话茬,说道:“乱世艰难,我府兵有限,其实我们也想改变,可是世道乱了,贼寇太多,没有办法。
太史慈听完,眼中的怒火更盛:“狡辩推脱之言,无耻至极。你看看你治下百姓,面黄肌瘦,饿得皮包骨头,却连一口吃食都没有。
老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子孙在自己眼前饿死,这一幕幕人间惨剧,皆是拜你这无能的太守所赐!
你可曾想过,他们也曾对你寄予厚望,盼着你能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可你回报给他们的是什么?是无尽的绝望,是死亡的阴影!”
张杨的头渐渐低了下去,没想到对面那个五大三粗的武将这么能白话,句句往人家心口上扎,乱世之中,我自己都难活,哪里还顾得上百姓,可嘴唇颤抖,却吐不出一个字来。
太史慈又将目光转向穆顺,厉声骂道:“还有你,穆顺!你身为大将,本应是这郡城的守护者,是百姓们的依靠。
可你呢,眼睁睁地看着盗贼肆虐,百姓饿殍遍地,却毫无作为。你的刀枪呢,难道只是用来在府中比划着充门面的吗,尸位素餐,德不配位?”
穆顺也面露惭色,但总感觉哪里不对,我们才是受害者啊,怎么感觉我们像是犯了大错,不断躲避太史慈那犀利的目光。
太史慈却步步紧逼:“你可曾见过真正的英雄?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的是保护身后的百姓,为的是还这天下一个太平。他们哪怕面对千军万马,也不曾退缩半步,因为他们心中装着的是苍生大义。
而你呢,在这小小的上党郡,面对一群盗贼都束手无策,任由百姓被欺凌、被残害。你和那些英雄相比,简直就是地上的蝼蚁,渺小且可鄙!”
终于,二人再也忍受不住心中苦闷和屈辱,说道:“我们不是”。
太史慈听完,声音越发激昂:“你们二人,一个昏庸无能,一个麻木不仁,合起来就把这上党郡变成了人间炼狱。你们可对得起这一方水土,对得起这千千万万的百姓?你们现在还有脸不服?
若你们还有一丝良知,就该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想想那些因你们而死的百姓,想想那些破碎的家庭,你们要用余生去偿还这笔罪孽,去努力弥补你们曾经犯下的过错!”
这番话句句扎心,一下下狠狠地刺在张杨和穆顺的心头。他们二人浑身颤抖,眼中满是悔恨与自责,终于,缓缓地低下了头颅,彻底被太史慈这振聋发聩的话语骂醒了。
良久,张扬和穆顺问道:“将军,不知你所说的英雄,身在何处,又姓甚名谁”?
太史慈一看,两人开始上道了,赶紧换了一副嘴脸,说道:“就是我家八岁小主,啊,现在九岁了,就是汉室宗亲,幽州刺史刘虞此子。
去年领三百骑兵出幽州,一路过关斩将,攻破汜水关、虎牢关、成皋关、轩辕关,逼逆贼董卓逃亡长安,现在领司隶四郡之地的破虏将军刘华。”。
太史慈说完,那胸膛挺的高高的,腰板伸的直直的,很是自豪,旁边高顺和一众兵将也是如此。
张扬也曾是酸枣会盟诸侯之一,刘华的事迹他也是一清二楚,亲眼所见,此子简直鬼神莫测,惊为天人,对刘华为人也是佩服不已。
张扬和穆顺又是一阵思量,最后两人交换眼神,都闪过一丝坚定,自己在上党郡或许能苟活一阵,但却是苦了一方百姓,自己二人的长处是沙场征战,而不是主政一方,或许跟着刘华,路子才能走得更远。
张扬想通之后,说道:“不知,小主刘华愿意收容败军之将否”。
太史慈和高顺四目相对,惊讶张扬的果决,这就投诚了,你可是当年的十九路诸侯之一,一郡太守啊。
二人也不疑有他,反正只要进了小主的碗,弯的也能给你掰直了。行不行,那都是小主的事了,我们只管打仗。
赶紧给张扬和穆顺松绑,摆宴庆祝。当张扬和穆顺听说太史慈大军要去往雁门抗击乌桓,收复失地之时,那股豪情又上来了,那不是该我们做的事情吗,可比窝在这太守府要有意义,都嚷着要跟随。
最后,按照小主在战前的交待,若事成,则留下高顺陷阵营镇守上党郡,主持军政,绞杀匪寇,稳定四方。
张扬和穆顺领三千骑兵和三千步兵,跟随太史慈骑兵前往雁门郡,余下三千余守军交给高顺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