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晌午时分,鲜于银才悠悠转醒,睁开朦胧的双眼,看到一个小孩在为自己摇扇,还有无边无际的兵马大军都注视着自己,十分疑惑。
自言自语道:“怪哉,难道我还没睡醒,小主哪会为我摇扇,我何德何能,我可真会做美梦,想啥呢”。
然后,鲜于银抬起大巴掌,朝着自己脸上就重重拍去,看的众人牙疼。这个憨憨一次怕脸,一边嚷着:“醒来,快快醒来,莫要误了小主大事”。
鲜于银这个滑稽举动,引来众人一阵发笑,然后更多的是心酸,多么好的一位将军啊。睡觉还在念着小主大事,让人尊敬。军心在这一刻,无形中又开始逐渐凝聚。
终于,鲜于银发现,眼前的一切都不是假的,小主是真真的在为自己摇扇。抬头看看太阳已经晌午,再看看小主额头汗珠,已经手脚无力,表情扭曲,定是摇了很久了。
还有眼前的两万大军,都在静静等自己醒来,无一人有怨言,让鲜于银震惊不已。
甚至不远处的虎牢关城头上,各路诸侯也在往这里看。
呜呜,搞清楚状况的鲜于银心中五味杂陈,无以言表。既有对小主爱惜自己的感动,也有自己贪睡误事的懊悔。
这八尺高的大汉子跪在刘华面前就开始大哭,说道:“末将有罪,怎敢劳小主摇扇,末将失职,呜呜,请小主责罚”。
刘华帅帅酸麻的手臂,将鲜于银扶起,说道:“莫要如此,将军有功无罪。将军付我以真心,我必待将军以国士”。
哄哄,刘华之言,如晴空中一击炸雷,劈麻了周边众人。身后四将无不为之震动,两万大军也为之共情。鲜于银更是感动得不停抽泣,画风很是难以描述。
刘虞看着自己小儿子的举动,一颗老心也扑通直跳。嗯,不错,不愧是我的崽,这驭下之术当真让人佩服,看得我老头子都想叛变自己,投入其麾下去了。
而程普、韩当等许多文臣武将,心里都很不是滋味。看看人家的主公,在想想咱家的那个,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此小插曲过去,盟军在虎牢关开始休整。小日子很是不错,诸侯闲着没事,想起战前约定,也都信守承诺,推荐八岁的小崽子刘华为盟军副盟主,十九路军全军上下与有荣焉。
刘华欣喜,更是不知收敛,在老爹刘虞面不断扮鬼脸,耍调皮。
这可把老头子刘虞恶心坏了。什么,我儿子官比我还大,那以后我是给他行礼,还是他给我行礼,我不服。
这几天刘华也没闲着,派出多路暗探,打探董卓军动向,绘制周边地形图。
第五日,盟军大军开拔,又没有安排人守关的意思,刘华也不多问,直接从大牢里把那几百老卒放出并收编了,发给充足的粮饷,又留了三百精锐,把守虎牢关。
此时吕布和李肃领着几千败军一路狂奔,绕了不知多少道路,终于来到轩辕关前。
董卓早就到了轩辕关,亲自督军,镇守这洛阳最后的屏障,见到吕布等人如此凄惨,也无心问罪了,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挂怀,还请我儿奉先再立新功,一雪前耻”。
董卓几句话,也是让这些败兵瞬间燃起了斗志,看来董大头也是有两把刷子的。然后传令,轩辕关、伊阙关、成皋关各关守将要拒守城关,无令不得私自出战。
刘华也得知了董卓不想出战的乌龟战略。这明显是要消耗盟军粮草,等盟军粮草告急,自行溃退呀。
此策略虽然令人不齿,却是极大得保证了董卓的成功率。刘华感觉这历史进程有点走偏了,咋跟记忆里的不一样了呢。
信心满满的各路诸侯,在距离轩辕关五里处扎营,并摆开阵型,派出大将叫阵。
轩辕关上,守将牛皋得到董卓严令,不得出战。被城下盟军骂的很是窝火,却又不敢违抗董卓命令,只得关上城门,捂起耳朵。
盟军这边,接连骂阵数天,也不见关中西凉大军出城,都开始飘了,认为西凉董卓也不过如此,只会当那缩头乌龟。
袁绍和众诸侯也心里舒坦,整日酒宴不断。看,董卓都怕了,多日来不敢出战,我盟军所到之处必破之,只是时间的问题。
到了第十天,督粮官来报:“报盟主,我军粮草告急,只够半月食用了”。
盟军众诸侯这才开始着急,要是再等上半个月,大军吃啥,必须速战速决了。于是,大军开始制造工程器械,准备强攻轩辕关。
轩辕关内,有董卓带来的大军五万,加上吕布和李肃败军约八千人,还有原来守关军卒三千,共有六万余人,盟军现在人数达到了十五万,强攻也不是不行,但代价就太大了。
刘华怎么会干这种蠢事,让自己好不容易聚起来的两万大军送命,于是跟盟主请示:“袁盟主,我军斥候探查,在伊阙关旁有一小路,可直达洛阳,我想出奇兵,不知可否”。
袁绍知道副盟主刘华定有神机妙算,两次破关,都是这小崽子完成的,这次也一定能行。
看到各位诸侯那迫切的表情,袁绍稍作思索,也认为此法可行,说道:“副盟主要单独领军,孤军深入,那可是危险重重啊,你可想好了”。
刘华回道:“为国尽忠,九死无悔”,说得那是大义凛然,让众诸侯都十分赞叹。
刘虞一看,自己儿子又要玩火,很是担忧,也要随儿子一同前往,众诸侯也不阻拦,就刘虞你那四千骑兵,攻城根本没用,纯属多余,要走就走吧。
刘华也嫌弃得看着老爹,气得老头不行,兔崽子,老头子我还不是为了你好,你还不乐意了。
刘华带着自己大军,和刘虞一起俩开盟军大营,与众诸侯分别,独自踏上征程。按照千机卫暗探的指引,朝着一条小路走去。
刘虞被战马晃得迷迷糊糊,见道路越来越窄,然后是崇山峻岭很是难行,又不高兴了:“华儿,你派出去探路的到底行不行,就这路哪是大军行走的”。
刘华撇撇嘴,道:“父亲放心,正是因为此路难行,董卓才不会派兵把守,如果是大道坦途,那我们就没必要来了。
此路虽难行,但还是很安全的,盟军成败在此一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