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臣有本奏
如今已经开春了,天气已经没有年前的时候冷了,大朝会的时候,那些进不到紫微殿里上朝的官员已经不必冻得跟流浪狗似的。
紫微殿里还烧着地火龙,不过已经没有寒冬时烧得那么热了,宫中的太监们在这一点上总是把握的好,总能让紫微殿里的温度保持在舒适的程度。
皇帝还没有来,大殿里的众人还在交头接耳的闲聊,唯有郭沾和莫沧澜两个人站在各自的位置上闭目不语,就像是老僧入定一般。
两个人的异常举动很快引起了众人注意。
熟悉郭沾的人都知道,这老货每次要在朝堂上弄出大动静的时候都会这个样子,似乎是在积蓄着力量一般。
而那个向来喜欢打酱油的莫御史今天也是一反常态,跟郭沾一个模样了,这让众人更是觉得这两个老家伙都没憋着好屁。
张斐站在人群中东张西望,听着众人的议论。
他站在紫微殿上的时间还短,次数也少,因此还没有什么人缘,根本就没人理会他。
时间差不多了,皇城司首领大太监高小崧高公公走了进来,站在台阶上大喊一声:“上朝了。”
听到高公公那独特的嗓音,大家才注意到今天站殿当值的居然不是无德那个老家伙了。
高公公现在可是皇城司首领大太监,站殿当值的时候很少了,除非是重大节日的大朝会,或者是有重要事情要发生的大朝会,老太监才会站殿当值。
紫微殿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众人迅速的站好了,接着老太监便高声喊道;“皇帝陛下到!”
随着老太监的喊声,皇帝从殿后走了出来,在龙椅上坐下。
大殿里的众臣们都是深施一礼,恭声喊道;“参见陛下。”
大梁国这一点比较好,没有重大典礼或者是祭天祭祖的时候,群臣都不必跪下大礼参拜,就是大朝会的时候也只是深深的一礼也就可以了。
“平身吧。”皇帝按照流程喊了一句。
“谢陛下。”众臣这一句喊得十分整齐,毕竟天天都要喊的。
“有本奏来,无本退朝。”高公公跟着喊了一声,这也是流程,虽然每天都有人上奏本,但是站殿太监都会来上这么一句,这就叫规矩。
张斐禁不住朝着郭沾看去,按照他们商量好的,这大朝会的第一个奏本就由郭沾开始。
郭沾霍然睁开眼睛,正要出列上奏本,就见一人已经从他身边走了过去,口中还喊道:“臣有本奏。”
张斐定睛看去,不是别人,正是老色批莫沧澜。
郭沾也有些惊讶,原本他与张斐商量好了,他来奏第一本,随后莫沧澜那老色批跟着上第二本。
结果倒好,莫沧澜这老东西居然抢先一步了。
郭沾不禁朝着张斐这边瞟了一眼,见张斐也是一脸的诧异之色,郭沾便知道莫沧澜这个老东西这是要抢风头了。
不过莫沧澜已经喊了臣有本奏,那他也只能等着莫沧澜上奏完了,他才能接着上奏,这也是规矩。
皇帝见到莫沧澜出列了,心里也有些诧异,这个莫御史少有第一个上奏本的,他向来就是“臣附议”的角色,今天有些奇怪了。
“难道是斐儿指使他的?”皇帝心里想着,朝着张斐那边看了一眼。
皇帝已经知道张斐打算做些事情了,只是不论是高小崧还是无德,都没有打听到张斐要用什么事在朝堂上敲响重鼓,他们都很好奇。
“臣弹劾中书省中书令苏步青。”莫沧澜深吸一口气之后,高声说道,然后从怀里取出两本奏折,高高的举在头顶。
朝堂上嗡的一阵惊呼声,包括苏步青也是一样,禁不住惊呼了一声。
苏步青在中书令的位置上已经七年了,根基早就扎得稳稳的了,这些年已经少有人敢弹劾他,甚至这一年里,没有一个人弹劾过他,只有他弹劾别人。
今天莫沧澜一上来,就弹劾了他,他岂能不惊讶?
皇帝先是看了张斐一眼,然后这才向高公公示意,让他去接过莫沧澜的奏折。
高公公也是瞟了一眼张斐,心里暗赞:“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出手就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到底是龙子啊。”
老太监心中想着,上前去把莫沧澜的奏折接到手里。
这时莫沧澜就开始复述奏折上的内容:“臣弹劾苏步青放纵苏家强抢民田,苏家为了争夺五亩农田,逼死邻居全家五口。”
莫沧澜的语速很快,也很清晰,很快就将化州故县苏家夺地逼死邻居全家五口的案子讲了一遍。
而后莫沧澜毫不停歇的说道;“陛下,苏家在化州已经拥有田亩五十一万三千二百一十八亩,为了区区的五亩地,先逼得邻家老母自尽于田间。
而后又将邻居家最后的两亩地抢去,逼得邻居家因生路全无而自尽身亡。
陛下啊,苏家已经有了五十余万亩田地,还差那五亩田地吗?那又不是什么上好的水田,就是旱田而已,五亩旱田啊,就是五条人命。
苏步青刚到朝堂之时,苏家有田三千一百一十三亩,可是自苏步青入朝任职之后,苏家的田地就飞速增加,不过二十三年而已,苏家的土地已经从三千余亩增加到了五十万余。
陛下,由此可见,苏家这些年来巧取豪夺,不知道逼死了多少百姓,不知道多少百姓因为苏家而家破人亡,举家变成流民。
据臣查证,故县七成的农户都是苏家的佃农,就连故县的县令都是姓苏的,乃是苏步青的远房侄子。
本土之人不得在本土为官,这是朝廷的规矩,是大梁的律法,大梁国立国百余年来,从没有人违反,但是陛下,苏家除外。
陛下,化州已经成了苏家的了,故县更是成了化外之地,说苏家是土皇帝也不为过。
陛下,臣奏请陛下彻查苏家田亩,彻查苏家为抢夺田亩而犯下的累累罪行,臣奏请陛下将苏步青撤职查办,让化州重回大梁的管辖之下。”
朝堂上寂静无声,除了莫沧澜的声音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