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将进酒,杯莫停
那人说着,大步的走了过来,到了张斐身前,便朝着皇帝和皇后施礼道:“皇帝陛下,皇后陛下,臣想与张斐比试一下刀法,给陛下添些乐趣,还请陛下许可。”
皇后微微一笑,点头道:“既然你愿意与张斐比试刀法,那就比试一下好了,光是看着张斐这么劈来砍去的,的确没什么意思。”
无德见皇后答应了,便让人又取来一把木刀,交给那人。
那人接过木刀,朝着张斐用木刀施了一个起手礼,说道:“赵阔请教了。”
张斐也用木刀施了一个起手礼,说道:“请,刀剑无眼,伤了阁下还请莫怪。”
赵阔哈哈一笑道:“没错,刀剑无眼,伤了阁下还请莫怪。”
他的话一说完,便大喝一声,一刀朝着张斐的头顶上便劈了下来,威势倒是不小,速度也不慢。
只是他的刀快,张斐的刀更快,只见张斐一个侧步,躲开了迎头的那一刀,接着脚下一个滑步,便上前了一步,木刀即刻就架在了那赵阔的脖子上。
赵阔一愣,随即后退一步,又朝着张斐的腰间斩来。
其实先前那一招,赵阔已经输了,若是真的厮杀的话,张斐那一刀便能划破他脖子上的大血管,令他失血而死。
但这只是比试,而且用的是木刀,张斐也没想真的伤人,因此只是点到为止。
但是赵阔却是不想一招便认输,他实在是丢不起那个人。
当赵阔的第二刀斩向张斐的腰间,张斐即刻收刀格挡,然后一个转身,又侵进了一步,木刀再一次架在了赵阔的脖子上。
“你的速度没我快,就是比试再多也没用。”张斐笑道。
赵阔大怒,抽刀便朝着张斐的头上撩了过来,张斐后退一步,躲过那一刀,随即即刻便进了一步,木刀又放在了赵阔的脖子上,连位置都没有变。
赵阔大吼一声,退了两步之后,拉开了距离,然后又朝着张斐劈砍过来。
张斐还是跟先前一样,进一步便将木刀架在赵阔的脖子上,不论赵阔如何躲避或者后退以及进逼,张斐的木刀总是会架到他的脖子上。
十几招过去之后,摘星阁里便响起一阵哄堂大笑,因为张斐的到自始至终总是不离开赵阔的脖子,赵阔想尽了办法也躲避不开那把木刀。
于是这个场面就很好笑了。
“行了,住手吧。”皇后也看不下去了,便开口说道:“赵阔,你退下去吧,不用比试了,朕已经见识了张少卿的刀法。”
赵阔闻言便退了两步,朝着皇后施了一礼,然后恶狠狠的瞪了张斐一眼,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张斐朝着皇后施礼道:“皇后陛下,臣的武艺粗劣不堪,实在没什么看头,臣退下了。”
说罢,他又朝着皇帝施了一礼,便退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来。
皇帝看着张斐,满眼的欣赏和欣慰,笑着说道:“这大过年的,就不要动刀动枪的了,着实有些不吉利。
朕听吏部考功司的卓侍郎说过,张卿你极为擅长诗词,不如你就诵念几首你做的诗词给皇后品评一下吧。”
“奶奶的,卓侍郎也是一个大嘴巴。”张斐在心里骂道。
张斐很清楚皇帝这是要让自己在那些人面前展露一下才华,让他们知道皇帝的这个私生子不是只知道舞刀弄枪的粗鲁之人,而是一个允文允武的人才。
这就是显摆而已,皇帝倒是没有别的想法。
自己有个好儿子,总是藏着也不是一个办法,要亮出来给大家瞧瞧才好,让他们知道皇帝的血脉是何等的尊贵。
“是,陛下。”张斐这次没有推辞,而是直接答应了下来。
皇帝对他很照顾,张斐自然不会搏了皇帝的面子,而且他还打算好好的表现一番,让那些人看看。
同时也气一下皇后,这个老娘们儿刚才让自己舞刀弄枪的,分明就是在羞辱自己,说自己就是一个粗人,把自己当耍猴的看了。
“既然此时是除夕酒宴之时,臣就以酒作词一阙,献给皇帝陛下。”张斐故意没有提到皇后陛下,这就是在回击皇后先前对自己的羞辱。
待皇帝点头了,张斐便念道:“君不见,洛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 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阙李白的《将进酒》念完,摘星阁内就是一片赞叹声起。
他们也不想发出赞叹声来,但是这阙词写得当真是极好,无可挑剔的那种,大家都是读书人,听到这么好的诗词,谁又能忍得住不赞叹呢?
就是皇后听了,虽然没有赞叹一句,但是眼神也是一亮。
“好好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才是少年人应该有的豪气。”皇帝拍着巴掌喝道。
接着皇帝便端起一杯酒来,高声说道:“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我们也杯莫停,连饮三杯,为张少卿的这阙词连饮三杯。”
皇帝有了号召,众人自然不敢拒绝,然后所有人接连喝了三杯酒,就连皇后也不好卷了皇帝的面子,也跟着喝了三杯。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皇帝又念了两句词句,举起酒杯说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朕也寂寞,咱们再饮一杯留其名。”
于是摘星阁里的众人又齐齐的喝了一杯。
张斐的诗词,加上皇帝的大声赞赏,酒杯频举,摘星阁里的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