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第61章 臣附议
胡越被抓了,随即便扔进大理寺的大牢中,然后就没人理会他了,连个审问他的人都没有。
胡越一头雾水,他也想跟狱卒打听一下自己犯了什么案子,奈何那狱卒就跟个哑巴似的,一问三摇头,就是一个字也不肯说。
这就让胡越更加的害怕了,开始回想自己到底犯了什么事儿。
虞部管着的是天下山泽、苑囿、草木、薪炭等等,也算是一个肥差了。
他在虞部这些年也着实捞了不少的好处,也正是靠着这些外捞,才将卢河候府上下百余人的消耗维持住。
因此他一被抓,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自己贪 污 受 贿的事情犯了,于是他这心里也开始惴惴不安了,想着自己在哪里出了纰漏,被人抓住了马脚。
胡越整整一晚没睡,第二天还在绞尽脑汁的琢磨自己哪里出了问题,要如何的遮掩才好,总之是难过得很。
而张斐现在也不好过,因为工部尚书何东升正在弹劾他。
“陛下,大理寺擅权,张斐擅权。”
何东升的胡子一翘一翘的,看着龙椅上的皇帝说道:“臣弹劾大理寺少卿张斐在没有陛下的旨意,也没有大理寺的缉捕文书的情况下就擅自缉拿卢河候胡越。
这是擅权,臣弹劾张斐擅权之罪,请陛下下旨查问张斐。”
何东升的话音刚落,张白羽也出列了,施礼道:“臣附议。”
接着又有几个人出列附议。
张斐看着那些人,心里就有些恼火了,因为他根本就不认识那些人,他们附他娘的什么议?
“张斐,出来说话。”皇帝看向张斐,见他东张西望的,也觉得好笑。
今天是张斐第一次参加朝会,也幸亏他的品阶不低,这才有机会站在紫微殿里,可以在紫微殿里享受地火龙的温暖。
原本一般的朝会也不需要他来参加,一般的朝会都是从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参加朝堂上的日常议事。
不过今日是十天一次的大朝会,在圣京城从五品以上的有正经职务的官员都必须参加。
如此一来,参加朝会的人就有数百人之多了。
紫微殿虽然不小,但是也容不下几百人的朝会,于是从四品以下的官员只能站在殿外听朝会,只有从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挤到大殿里来。
即使如此,紫微殿里也有上百人之多了,稍微有点议论声,大殿里就是嗡嗡嗡的一阵响。
张斐走出来,站到队伍最前面,朝着皇帝施礼道:“陛下,臣捉拿胡越其实是因为他涉嫌床弩被盗一案。
胡越的家奴赵赫合与骁骑军管库房的小吏内外勾结,将两架床弩盗出来卖。
而胡越身为家主,不能脱开干系,臣这才抓了胡越。”
这时何东升说道:“就算是胡越有干系,要抓胡越也得有陛下的旨意或者是大理寺和刑部的行文才行,你什么都没有,就凭涉嫌二字就敢抓朝廷命官?
你这就是擅权,你还敢狡辩?”
何东升说罢,又朝着皇帝施礼道:“陛下,不论张斐如何狡辩,他这都是擅权,乃是大罪,臣建议将张斐去职罢官,流放西北戍边。”
何东升的话说得很隐蔽,所谓的流放西北戍边,这就是把张斐赶回到四叶城的意思。
这就说明了何东升很不满皇帝把张斐这个私生子弄到圣京城来,而且还给了一个大理寺少卿的职位。
只是这些个官员说话都很有技巧,不会当面硬顶皇帝,但是话里话外就是这个意思。
皇帝可不是政坛小白,他在朝堂上跟这些个官员斗法斗了二十几年,这些个官员一撅屁股,他都知道他们要放什么屁。
因此何东升的那句“流放西北戍边”,他一听就知道这是暗中指责自己了。
皇帝微微一笑,说道:“朕给了张斐独立调查、缉捕、刑讯之权,朝堂之上三品以下大员,张斐都有权问话。”
嗡的一声,朝堂上议论声四起,所有人都惊呆了,皇帝居然给了张斐这般大的权力,就是当朝的三位宰府也没有这般的权力。
就算是堂堂的宰府想要拿下一个官员的话,也需要弹劾,需要证据,需要有人帮忙,然后才能拿下某个朝堂上的官员。
而这位大理寺少卿居然可以有独立调查、缉捕和刑讯之权。
如此一来,他除了不能擅自抓捕那些朝堂上的大佬们,其它的人只要他想收拾,便可以先调查,再缉捕,然后刑讯。
甚至可以先缉捕,再刑讯,调查嘛,不必了,刑讯过后谁能不招?
在大梁国的历史上,不是没有这样特权的人,甚至在大梁国之前的朝代之中比张斐权力更大的人也是有的。
那些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只要读过书的人,又有几个不知道呢?
原本张斐是皇帝私生子的事情只是传闻,现在似乎是坐实了,如果张斐不是皇帝的私生子,皇帝为什么要给他这么大的权力?
别人也还罢了,大家都没有得罪过张斐,唯有何东升和张白羽心里开始发虚了。
他们两个人一个发起了弹劾,一个是第一个附议的,何况那日张斐带着人去工部拿人,张白羽可是出面阻止来着。
而且要不是他将张斐擅自带人到工部拿人的事情跟何东升一五一十的说了,何东升哪里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何东升和张白羽都禁不住朝着张斐看了一眼。
这时就听皇帝对张斐问道:“张卿,卢河候胡越可有交待了什么?”
张斐施礼道:“回陛下,胡越未曾承认购买了骁骑军的床弩,但是胡越的家奴赵赫合承认了。”
张斐的话说得很含糊,听着像是卢河候胡越不承认购买了床弩,但是胡越的家奴承认胡越购买了床弩。
大家现在还都在想着张斐的独立调查、缉捕、刑讯之权,根本没注意到张斐话中的含糊之词,因此也都以为胡越这是被家奴给指认了,他自己不承认也不代表他就没做。
“陛下,臣觉得若是证据确凿的话,必须治卢河候胡越的罪。”这次说话的依然是工部尚书何东升。
何东升这话听着像是在说卢河候胡越,其实在提醒皇帝,要想给胡越治罪,必须要证据确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