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书记,外媒的报道正在引发新的市场波动。”周泽明快步走进办公室,脸色凝重。
顾晨看着新闻报道,神色冷峻:“这是他们的又一轮攻击。”
周泽明点头:“我们已经联系了相关专家,准备发布官方回应,但恐怕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平息舆论。”
顾晨沉思片刻:“这次,我们不能再只是被动回应了。”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中央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启动舆论引导计划,我们要主动出击。”
几小时后,政府发布了系列数据,展示改革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同时,多位国内外经济专家纷纷发声,驳斥外媒的片面报道。
两天后,市场开始逐步回稳,但风波尚未平息。虽然政府的舆论引导起到了明显作用,改革阵营的支持者也在积极发声,但沈斌及其背后的势力并未善罢甘休,他们的手段依然层出不穷。
资本市场的新一轮操控
深夜,一家知名财经媒体的编辑部里,一场秘密会议正在进行。
“这篇文章必须尽快发出去,强调企业家信心受挫的影响,制造市场焦虑。”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低声说道。
主编皱了皱眉:“但数据方面并没有太大问题,gdp增长还算稳健,失业率也没有大幅波动……”
男人冷笑:“数据?市场的情绪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任务是引导情绪,而不是分析数据。”
主编犹豫了一下,但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我会安排人改稿,明早发布。”
第二天一早,一篇题为《市场的不安与企业家的焦虑》的文章迅速在各大财经媒体上刷屏,内容虽未直接抨击改革,但通过渲染企业界的“不确定性”,成功引发了新一轮市场波动。
与此同时,沈斌的资本团队也开始行动,他们故技重施,利用短期资金流动制造市场起伏,让一些改革支持者的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政府的应对措施
顾晨接到最新汇报时,正在参加一个地方调研会议。秘书在他耳边低声说道:“顾书记,市场又出问题了。
顾晨脸色一沉,示意会议暂停,随后带着秘书走进临时办公室,拨通了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的电话。
“情况怎么样?”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
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汇报:“资金流动异常,某些投机资金突然撤离,导致市场短期大跌。目前,我们正在紧急干预。”
顾晨沉思片刻,随后果断下令:“立即冻结相关异常账户,并向社会发布稳定市场的官方声明。另外,联系央行,必要时启动流动性支持。”
挂断电话后,他又拨通了宣传系统负责人:“这次的舆论战,我们不能再被动防守了。必须主动曝光幕后操盘手,揭露他们制造恐慌的真实意图。”
几个小时后,政府迅速发布一系列政策措施,强调市场基本面稳定,并明确表示将严查恶意资本操控行为。同时,央行迅速介入,向市场注入必要的流动性,稳定资金链。
更具杀伤力的是,官方媒体发布了一篇深度报道,详细分析了市场异动的幕后推手。虽然没有点名沈斌,但其中所描述的“某些资本集团”显然指向了他。
沈斌的应对
沈斌坐在自己豪华办公室里,看着新闻报道,脸色阴沉。
“顾晨的动作越来越快了。”他咬着牙说道,“如果让他继续掌握舆论,我们的形势会越来越不利。”
他的智囊团成员低声道:“沈总,要不要再制造一波更大的市场动荡?或者……动用我们的海外资源,施加更大压力?”
沈斌摆了摆手:“现在还不是彻底撕破脸的时候。如果我们被认定是在恶意操控市场,那就真的陷入被动了。”
他思索片刻,缓缓说道:“舆论战既然打响了,那我们就不能让他独占话语权。安排几家国际媒体,发表关于改革‘隐忧’的深度分析。记住,不能太过激进,要让人觉得是‘客观探讨’。”
“明白。”智囊团成员点头。
改革阵营的下一步
顾晨知道,虽然这次的反击成功稳住了局势,但对手的能量依然强大。如果不能尽快打破僵局,改革的进程将不断受到干扰。
他召集核心团队开会,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字:
“市场稳定”——如何确保金融市场不被恶意干扰?
“民众信心”——如何让社会各界继续支持改革?
“司法打击”——如何加快对资本操控势力的调查和处置?
他环顾会议室中的官员,语气坚定:“各位,我们不能再只是被动应对了。是时候展开更深层次的行动,彻底瓦解沈斌的资本网络。”
财政部门负责人点头:“我们已经准备好一项针对大型资本集团的税务审查计划,可以以此为突破口。”
纪检部门负责人补充:“我们的调查已经有了一些线索,沈斌的资金链并非牢不可破。”
宣传系统负责人说道:“如果我们能找到确凿证据,就可以在舆论上彻底压制他们。”
顾晨微微一笑:“很好。这次,我们要打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
随着会议的结束,一场更加隐蔽而激烈的博弈正式展开。顾晨的改革阵营正在加快步伐,而沈斌的资本势力也在寻找新的突破口。未来的局势,注定将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