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远方的洛阳之中,此刻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当洛水之战惨败的消息传来,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大臣们面面相觑,皆是满脸的惊恐。
皇帝听闻此噩耗,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身子晃了几晃,险些摔倒,他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
“十五万大军啊,就这么没了这大周的江山,难道真的要保不住了吗?”
“董灼他一个凉州牧,怎么敢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下属大臣们也是议论纷纷。
“他韩枕干什么驻兵于洛水之畔,有函谷关不守,去什么洛水!”
“韩枕误国啊,十五万精锐之师啊!全军覆没”
皇帝半晌讲不出话来:“诸爱卿,现在这如何是好。”
声音夹杂着一丝哭腔。
大臣杨傅站了出来:“陛下,为今之计,只有据守函谷关。”
“速速调兵遣将,驻守函授关!”
皇帝听闻杨傅所言,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忙不迭地点头道:“杨爱卿所言极是,函谷关乃我大周险要之地,只要守住那里,或许还有转圜之机。”
“调兵五万,驻守函谷关!”
杨傅叹道:“陛下,朝廷之中,哪里还有五万大军啊。”
“这那还有多少兵马!”
“不过两万余。”
“而且还是洛阳守军”
皇帝听了,更是一阵萎靡,久久不敢置信。
“爱卿,这该如何是好。”
“陛下,速速派这两万大军出兵函谷关,随后在司州地域大肆招兵,以扩军备。”
皇帝定了定神,说道:“就依杨爱卿所言,即刻发兵函谷关。”
“谁可为将?”
没人应答。
良久,杨傅叹了气:“微臣愿往。”
他只不过一文臣尔。
两万大军匆匆集结,向着函谷关进发。
司州地域的招兵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可前来应征的多是些老弱病残,良家子甚少。
负责招兵的将领连连摇头:“如此兵员,如何能战?”
此时董灼所部在稍作休整后,继续朝着洛阳方向逼近。
一路上,所过郡县望风而降,董灼的势力愈发膨胀。
麾下兵马虽经过一阵厮杀,但对沿途兵马的收编,麾下还是二十万铁骑之众。
函谷关前,董灼的先锋部队已经抵达。
守关将领望着关外黑压压的敌军,心中忐忑不安。
“报!敌军开始攻城了!”士兵的呼喊声响彻关隘。
守关将领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
“放箭!”
“投石!”
“顶住,他们是骑兵,攻城没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