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在指挥中心看到这一幕,脸上浮现出难掩的激动。他缓缓起身,对身边的群臣说道:“这一刻,朕的大秦已超越四海八荒,登临九天。”
群臣齐声高呼:“陛下英明!大秦万岁!”
叶青打开了设备箱,开始安装科学仪器,王晟则采集月壤样本,赵毅负责拍摄影像资料。
“叶青,这里的重力确实比地球小多了。”赵毅轻轻跳了一下,整个人腾空而起。
“别玩得太疯,小心摔倒。”叶青低头摆弄仪器,“我们在这里的时间有限,完成任务最重要。”
“明白。”赵毅收起玩心,继续执行任务。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百姓通过广播听到这次壮举后,纷纷涌向街头庆祝。一些手持大秦旗帜的民众高喊:“我们的帝国征服了月亮!陛下千古一帝!”
任务完成后,三人带着采集的样本和影像资料返回着陆舱。叶青检查了系统后宣布:“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返航。”
着陆舱顺利与母舰对接,长乐号开始返程。赵毅看着逐渐远去的月球,轻声说道:“等到我们再次回来,或许月球上会有我们的基地。”
“那是下一步计划的事。”王晟笑了笑,“我们已经为未来奠定了基础。”
叶青轻声说道:“这一切,离不开陛下的远见与支持。我们只是实现他的宏图。”
返回地球后,三人受到英雄般的欢迎。李宪亲自为他们举办了庆功宴,并宣布大秦将在未来发展月球基地计划,将这片银色荒原变成新的大秦领地。
“这只是开始。”李宪在宴席上微笑道,“朕的大秦,将继续向更远的星辰大海迈进。”
长乐号成功返回地球后,大秦帝国一片欢腾。李宪宣布,月球探测任务将从单次登陆发展为多次往返,并逐步建立月球基地。这个宏大的计划被命名为“广寒计划”,旨在让大秦的足迹深植于月球。
长安宫内,李宪召集大臣和科学家们,商议下一步计划。
李宪端坐龙椅,目光深邃:“诸位,月球探测的成功,标志着我大秦的科技迈向新高峰。然而,这只是开始。朕要在月球建立基地,为未来探索其他星辰奠定基础。对此,诸位可有良策?”
工部尚书刘怀臣率先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月球基地的建成需分阶段进行。首批物资可以通过飞船多次运输,待建立初步设施后,再派遣工匠和科学家进驻。”
航天部总指挥孙道远点头附议:“陛下,刘大人所言极是。但臣以为,还需优先解决能源供应和生命维持的问题。月球上无水无空气,长期驻留极为艰难。”
李宪沉吟片刻,问:“既然如此,朕问你们,有无办法将这些难题一一克服?”
孙道远郑重说道:“启禀陛下,臣等已制定了初步方案。月球上阳光充足,可部署太阳能板以获取能源;至于水源,月球两极有冰储存,可通过技术手段融化并提取;生命维持方面,可尝试建立封闭生态系统,让宇航员在基地中自给自足。”
“很好。”李宪点头,“那就以此为蓝图,全力推进。时间紧迫,朕希望能在三年内初步建立月球基地,五年后实现长期驻留。”
“臣等领命!”众人齐声应道。
三年后,长乐号和新开发的“广寒号”轮番出发,带着建造材料、科学设备和后勤补给多次往返月球。月球表面,繁忙的景象逐渐显现。
赵毅、叶青和王晟作为第一批基地建设成员,再次踏上月球。这一次,他们的任务更加艰巨。
赵毅一边搬运材料,一边感叹:“从探险家变成建筑工人,这角色转换可真够快的。”
叶青忍不住笑道:“但你得承认,这种建筑工人的体验,地球上可没人能有。”
王晟指挥大家布置太阳能板:“别废话了。先把能源站建起来,咱们才有电用。”
几天后,第一批模块化居住舱顺利搭建完毕,提供氧气、温控和食物种植的基础功能。宇航员们可以在舱内脱下笨重的航天服,短暂地享受“地球式”的环境。
赵毅坐在一张简易椅子上,长舒一口气:“这才像个家嘛。”
叶青端着一盆刚种下的植物,看了看周围:“等这些植物长出来,我们就能实现部分自给了。到时候这里会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基地。”
王晟坐在一旁,翻看着手里的设备清单:“别高兴太早。这只是起点,接下来还得建通讯塔、科学实验室,还有防辐射的屏障。”
“任务总是干不完的。”赵毅耸肩,“不过,这样的历史时刻,干再多也值了。”
月球基地逐步完善后,李宪决定亲自登月,视察帝国的第一个“异星领土”。
在“广寒号”的驾驶舱内,李宪身着特制航天服,望着越来越近的月球,感慨万分:“朕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可以亲眼目睹这轮天上的明月。”
身旁的孙道远说道:“陛下,这是科技的力量,更是大秦的力量。”
到达月球基地后,李宪在赵毅等人的陪同下巡视各个设施。他走进科学实验室,看到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月球岩石,询问道:“这些石头,可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一名科学家激动地答道:“陛下,这些月岩中含有大量稀有矿物,其中一些在地球上极其稀缺,但在这里储量丰富。若能开采利用,将为我大秦的科技发展带来巨大推动。”
李宪点头,语气坚定:“既然如此,便着手规划月球的资源开发。但记住,开发月球资源不可操之过急,要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
随后,李宪走到居住舱外,望着浩瀚的宇宙和远处的地球。他缓缓开口:“朕大秦的疆域,已不再局限于蓝色星球。从今以后,月球也是大秦的一部分。”
月球基地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帝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来自月球的稀有矿物通过新型运输飞船运回地球,为工业和航天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
与此同时,基地的科学家们还在研究月球上的重力和辐射环境对人体的长期影响,为未来探索火星和更遥远的星球积累经验。
大秦百姓们通过新开发的“天宫卫星网络”,能够实时观看月球基地的画面。每当他们看到插在月球表面的大秦旗帜,心中便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李宪在朝堂上宣布:“月球基地的成功,证明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永无止境。朕的大秦,将继续向更远的星辰大海迈进!”
在月球基地成功运作几年后,大秦的“广寒计划”进入了新阶段。李宪召集群臣,再次商议如何将月球基地扩展为一个具备独立运作能力的永久性殖民点,为未来探索火星、金星等更远星球做好准备。
长安宫,议事大殿内,气氛庄严。
李宪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扶手,声音低沉而有力:“朕听闻,月球基地运作良好,科研、矿物开发、生态系统测试皆有进展。但朕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实验室,而是要将月球基地变为大秦真正的海外领土。诸位,如何实现此志?”
工部尚书刘怀臣出列,拱手说道:“陛下,月球基地目前规模虽小,但具备扩展潜力。若能加快运输速度,提供更多建筑材料与资源,五年内即可完成一个初步定居点。”
孙道远随即补充:“陛下,臣建议建造更强大的载货飞船,以一次性运送更多物资。此外,我们还需在月球上建立能源中心和地下储备基地,为长期运作提供保障。”
李宪看向身旁的科学顾问张昭:“张卿,如何解决月球上的空气与水资源问题?朕可不想让我们的子民在缺氧与干渴中挣扎。”
张昭沉思片刻,答道:“陛下,臣等正在研究一种月壤提取技术。月壤中含有氧化物,通过高温分解,可以提取氧气。同时,月球极地冰储存丰富,我们可派人开采,转化为可饮用的水源。这两项技术若能普及,月球基地的自给自足能力将大大提高。”
李宪满意地点头:“很好。既然如此,朕命你们立即实施此计划。朕不希望听到任何拖延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