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算是了结了北宋接近两百年的心病。
眼下,在金军追击下,辽天祚帝已逃入夹山,辽只剩下燕京一隅之地,耶律淳被拥立为北辽皇帝,支撑着残局。
童贯镇压了方腊,正踌躇满志,以为只要宋军北伐,耶律淳就会望风迎降,幽燕故地即可收复。
所以,童贯着急啊。
“写战报”
童贯在东平府驻扎数日,为大军休养之际,吩咐道:“宣和四年,秋,贯携带官家之意志,领兵北上,沿途宵小无不望风而逃,更有山寨马匪主动投降,皆斩于刀下,以祭大旗,壮大吾军气势,不日便将攻打瀛州,夺取幽州!”
随身六个小太监,写写画画,呈交上来。
童贯挑出写的最好的一封战报,道:“立刻派八百里加急送到东京,此后但凡有动作,本侯都将写一封战报,若忘记了,你们提醒俺一下。”
“是。”
“……”
中军大帐中,赵良嗣,杨惟忠,马扩,张宝、赵忠,刘延庆,亦有谭九等殿直官员,八大兵马督监,足足七八十号。
韩世忠也带了,只不过仍被刘延庆塞在下面当偏将,这回领一千人,十个都头。
众人互望一眼,不知道为什么,都有一种童贯要半场就开始庆祝的架势。
“郡侯,此番大战,乃宋辽近百年来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赵良嗣拱手道:“还需稳扎稳打,战略上可以藐视对手,战术上还需仔细安排。”
童贯眉头一皱。
他早前出使辽国,赵良嗣就是个光禄大夫,辽人贵族,是自己给他描述了宋的强大,才有了今日。
如今居然在教自己做事?
“张宝、赵忠。”
童贯当即下令:“命你二人携带劝降书,立刻北上燕山府,劝降耶律淳。”
“是!”
张宝和赵忠立刻开始准备劝降书。
“你们告诉耶律淳,金人现在追杀天祚帝,没时间搭理他,但俺童贯也不是吃素的。”
他一甩衣袖,“若不投降,二十万大军杀至,燕山府片甲不留。”
“得令!”
张宝和赵忠浑身打了鸡血一样,大帐中文武官几十号,只有他们能做使者。
一旦成功,势必要载入史册。
杨惟忠觉得有些不妥,但也没有更好的建议,毕竟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上策。
“郡侯,眼下大名府还在武洪掌握之中,我等应先收回,壤外需先安内。”
他建议道:“我等大军二十万,民夫四十万,军粮消耗极快,收回大名府可获得大量补给。”
“区区苍蝇腿而已,命刘正彦和苗傅带神臂弓大营,驰援宗泽,拿不下全都提头来见。”
童贯的心思早就飞了,幸亏杨惟忠提醒,只要神臂弓大营离开军营,他们得弓有多烂,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神臂弓须战车拱卫。”
杨惟忠又道。
“那就再给战车十架。”
童贯无所谓的一摆手。
只要劝降了耶律淳,郡王就到手了。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