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再有来卖孩子的,就这么办。”
他还指示道:“干不完份额,不但没钱,也不给饭吃,这样的人死不足惜。”
武洪知道以自己眼下的能力,不可能纠正范围太广,但可以先做出典范,再逐步扩大出去。
晁盖从烘炉赶回,找到武洪边走边说:“兄长,眼下每天能炼出生铁五百斤,熟铁八十斤,百炼钢锻刀法和冷锻钢锻刀法都有,四十个铁匠,每天能打出两把宽刃手刀,窄刃手刀一把,外加牛耳尖刀五把。”
“就这么点?”
武洪有些意外,毕竟北宋早已采用焦炭炼铁,从开矿到出兵器已经两千多人。
一天就出这么几把刀,若再加上甲片,恐怕会更难。
“是少了点,可那烘炉怎么烧,溶出的铁水就只有那么多。”
晁盖一拍手,道:“太多精力用在锻打上了,若不仔细打造,其中就会有杂物和气泡,到了战场肯定要吃亏。”
“去看看。”
武洪边走边观察,他此刻已经想到,即便是有焦炭的存在,但烘炉气密性不行,导致炉温上不去。
只要加强炉温,产量肯定会大大增加。
锻打方面,可以建造水车,毕竟有烘炉的地方就会有河流。
水车可以灌溉,舂米,锻打等耗费力量的事。
若是水位降低,还可以采用畜力辅助。
卖给官府的份额和税额钢铁,以次充好就行了。
武洪把想法一说,晁盖重重点头,说:“水车梁山之前就有,让木匠分出一批过来就是,炉温却是想不到什么法子。”
“其实一个是密封,另外就是增加压力,就是烧瓷器的窑那种。”
武洪尽量让晁盖明白。
人手多了之后就是这样,武洪只需提出概念,而无需事事亲力亲为。
“郎君。”
时迁追过来道:“那知州又来了,还带了户帖,直言要给矿场编户。”
“不用管。”
武洪跟晁盖继续商议,直到把眼下的事情彻底定出方向,他才慢悠悠回到办公室。
基础兵器打造一段时间便可停工,毕竟从府库拉出来不少,直接打造枪管,另外就是浇铸火炮。
“这不是武矿主么,几日不见,风光了啊?”
李师雄坐在办公室里,皮笑肉不笑的说:“现在想见你一面,可太难了。”
“没办法,如我这般的合法商人,只能拼命的奔波,不像代理知州,到时间朝廷就发钱下来。”
武洪哈哈一笑,“若有靠山,还能提拔升职,我等屁民还不是要缴税供养?”
“此言差矣,我等身为朝廷命官,自是守卫一方,教化庶民,若不然这天下岂不是乱成一团?”
李师雄嘴角一扬:“尔等没有当过官,只道官员享福,但文官自幼便要学习四书五经,本官的武举人亦是从小骑马射箭得来,哪有你说的那般轻巧。”
“代理知州此番前来,不会是找武某人诉苦的吧?”
武洪摸出一枚金铤,又塞回袖管,让李师雄看过来的面孔笑容刚刚浮现,便又冷了回去。
“恰好今日出了一批铁锭,要送到州衙。”
武洪起身拍了拍袖管,道:“大人若有事,也不妨路上详谈。”
李师雄笑了起来:“好,那就一起走。”
他来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捞钱。
那块金铤说不定有五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