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走到村口,朱二毛提着个袋子正在路口无聊的踢石头字儿。
看见小妹儿一家时,朱二毛突然心里有些堵得慌,自己多好的妹子呀,啊爷怎么就挑了这么个人。
三两步跨了过来。
“小妹,小妹夫,婶。”
朱二毛摸了摸后脑勺,顿了顿提议道,
“婶子,若是不介意,我来背婶子吧,出山的路不太好走。”
这一路没走多久,薛母就有些后悔出来了,若不是七七,都不知道要摔跤多少次去。
咬了咬牙,薛母坦然接受,笑道:
“那就辛苦大侄子了。”
“嘿嘿,婶,你别跟我客气,我有的是力气,”
说着蹲下身子,好让薛母趴在背上。
朱七七喘着气,只叹这具身体太娇弱了些,以后要练起来才行。
有了朱二毛,速度就快多了,朱七七抢过背篓背着,薛锦年的步子也能快些,终于在太阳跳出山头时出了大山,走到官道上,青云村的牛车差点就错过了。
一人五文钱,朱七七付了二十文,所有人都上了牛车,车上人不多,就三四个带着头巾的妇人,都背着背篓,看样子是要去城里卖货的,还有一个身穿青色交领的长衫,头戴深蓝色章甫帽的年轻少年,看着跟薛锦年差不多岁数模样,手扶着面前的竹编制的箱笼,一看就是古代书包的摸样。
薛锦年有些艳羡的看了几眼那少年,自然没有躲过朱七七的视线。
到了沧涞县,下了牛车,朱七七扶着薛母,朱二毛背着背篓,此时城门口已经排起了队伍,城墙下有搭了棚子的茶摊早点摊。
“娘,我们先去吃些东西,等人少些咱在进城吧。”
朱七七看了眼那条长长的队伍提议道。
“咕噜咕噜~”
朱二毛羞涩的摸了摸自己肚皮,昨晚吃的少了些。
薛母点点头,几人往城墙底下行去。
朱七七找了家还算干净的饺子铺子,每人要了二两饺子,正坐下吃了,就听隔壁桌的几人谈开了。
“知道今日这城门突然查验进城的人了吗?”
隔壁桌的一汉子翘起一条腿儿故作神秘的大声说起。
“说的是了,以往也没见这么查过。”
同桌的一人扭头看向城门口,面露疑惑。
“莫不是开收入城费了。”
另外一桌一位身穿补丁的面色饥黄的小子贴了过来。
见成功的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开头说话那人咂摸口清汤说道:
招了招手,示意周围的人靠拢些,这才稍稍压低 了声音说道:“听说,昨夜城里来了大人物。”
“切,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来个大人物就用的上查城了。”
一人嗤笑道。
“哼,这可不是一般的大人物,听说还是皇亲国戚般的大人物,这才县令大人下令,凡是入城者都要查,就怕有人带了兵器进城。”
被人嗤笑,开头说话那人有些不淡定,急急说出自己知道的小消息。
“那更不可信了,知府大人出门都有那么多随从,若是皇亲国戚那仪仗队肯定壮观,怎么城里都没人说这事儿,你这消息多半是假的。”
“哼,我表姐夫可是县衙里的衙役,昨日跟了县令大人办事,我昨日正好在我表姐家做客,听我那表姐夫说的。”
说消息那人有些气急,将手里的碗重重的摔在桌子上,撒了满桌子的汤水。
薛锦年一直竖着耳朵听隔壁桌的谈话,眉头紧锁的看了眼有些担忧的薛母。
朱二毛三两口吃完了自己碗里的饺子,感觉没有填饱,朱七七又将自己碗里的分了一半过去,这才没注意到某人神色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