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吴光亮?
这是一员战将,也是一名抗倭英雄!
吴光亮早年主要追随左宗棠,征战太平天国,特别是在福建,战功卓着。
后期被调往宝岛,他亲自招募一千飞虎军,赴宝岛上任。
如果没有楚辰的话,后期的他应该会一直在宝岛任职,直到1893年,甲午前夕,倭寇小本子觊觎宝岛,率军攻打,因为清廷已经做出了求和之态,所以一直没有援兵来支援坚守的吴光亮。
毫不知情的吴光亮一直坚守宝岛,直到弹尽粮绝才乘坐英国轮船撤退。回到广东之后,他才知道原来清廷已经求和,一纸《马关条约》,将他们一直坚守的宝岛和澎湖,割让给了小本子。
他痛心疾首,忧愤成疾,从此一病不起,三年后卒于家中,至死都不瞑目。
这样的情形,绝不会出现了!
楚辰眼神幽幽的望着吴光亮,让后者心中感觉有些忐忑。
丝毫不知道楚辰心中想法的吴光亮,一脸的纳闷之色,楚提督这是什么表情?
“楚大人,你也知道,我只是一个福建按察使和宝岛的兵备道,虽然名义上说是负责宝岛防务,可是宝岛上的各军,还是归福建陆路提督管辖啊,毕竟粮饷的发放都是福建那边掌控,怕是不好办啊。不如,你问问吴总兵,看看他的意见……”
夏献纶其实心里对于楚辰的提议,并没有太大的反对意见。
可是就像他说的,他并不是福建提督,擅自做主,并不合适。
楚辰沉吟片刻,便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现在的宝岛,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乱!
行政上,宝岛属于福建管辖,但是福建巡抚一年只有不到一半时间在台。一个人看两个地方,精力根本不够。因此,宝岛的事务更多的是由福建按察使,也就是夏献纶主持。
军力上,宝岛的军力归福建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管辖,陆兵、水兵都有。
陆兵主要区分了四个方向,南部台南府,主要是记名提督高登玉,兵力大概在两千人。
北部新成立的台北府,主要是总兵孙开华和记名参将李德,兵力三千人。
东南部卑南厅到东北部的新城,主要是福宁镇总兵吴光亮和宝岛镇总兵张其光,兵力大概在五千人。
而吴光亮手底下的飞虎军,从他开始招募的一千人,已经发展到四千!
兵备道夏献纶,记名提督高登玉,总兵吴光亮、张其光、孙开华……
几人没有完全的隶属关系,因此整个宝岛军力的指挥,很成问题。这也造就了,互不隶属,相对松散和自由,其中又以吴光亮手下的兵力最为精锐。
“楚大人,说实在的,看到您的自强军,我才知道我们这些人练的兵,差的太远了,我也想在您的手底下当差,可是这必须要福建陆路提督来定夺啊。”
吴光亮也是这么说!
这个福建陆路提督,何许人也?自己来到福州这么久,也没听说过啊。
上一任提督是罗大春,谁接了他的班?
“这福建陆路提督现在是谁啊?我怎么一直没听说过?”
额……
楚辰的这一个疑问,让吴光亮一愣。
楚辰竟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