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辰的反问,让韩甫一愣。
桌上的其他人,包括海防同知欧阳骏,脸上都是一片疑惑之色。
难道要银子不是楚辰开会的目的?
只有三个人脸色依旧如常。
正是同知翁学本,侯官知县刘恩第,闽县知县张星锷。
这两个知县,不光是在教案中受到了楚辰的帮助,没有被丝毫问责。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知道楚辰的为人和能力!
楚辰是肯定不会强加赋税于百姓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冒那么大的风险,以一人之力去扛下教案!
“呵呵,”楚辰端坐在椅子上,望着众人不解的目光,而后缓缓说道:“从百姓身上加赋,那就相当于饮鸩止渴,釜底抽薪,并不是长久之计。不仅不要给百姓加赋,还要改善民生,修路造桥疏通”
“各位,想要实现这些,就要求富!”
求富?
众人不明所以,求富不加赋,从哪里求富?
“我所说的求富,分为两个方面。拉动内部需求,发展对外贸易!”
“首先就是大力发展商业,而且是以机器为生产方式的商业!要创办新式企业。咱们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必须利用好便利条件!既要大力发展本地商业,更重要的是招商引资!让商人来发展,让资金来投资!”
在楚辰看来,福州这个地方,在这个时候,绝对是大力发展工商业的绝佳位置。
作为五口通商之一,贸易多,洋人多,既能吸收新技术,也方便引进新机器。
福州还临近出海口,海上贸易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还有一点,就是福州远离朝廷权力中枢!遭到的阻力不会那么大。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欧阳骏作为福州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对于洋人工厂的烟囱和机器,极度反感。
“楚大人,这工厂不好办啊。那洋人的机器,轰鸣声太大,会影响周边的百姓,甚至很危险,我就听说过洋人工厂里有被机器砸死的人。”
“再一个,那洋人的工厂烟囱、建筑、电线,会影响本地的风水。就拿乌石山教案来说,正是教会的房子破坏了乌石山的风水,这才导致前两年福州一直水灾旱灾不断……”
欧阳骏说完,便坐在椅子上不再说话,既然他作为本地保守派的代表,已经发话了,那后续的冲锋,其他人该往上上了!
楚辰脸上并没有任何表情,见欧阳骏说完,才缓缓开口。
“还有谁也是这么认为的?”
楚辰的语气,并没有很明显的表示出自己的不悦。
见欧阳骏都已经那么说了,而且除尘也没有生气,保守派的其他人也开始开口。
福清知县韩甫和连江知县肖占,纷纷开口说道:“知府大人,下官也觉得不妥。”
其他人,倒是没有说话。
侯官和闽县两位知县,现在是楚辰铁杆的支持者。
而其他人,则是摸不清楚辰的心思。
楚辰见没有人再发表,于是继续开口。
“两年前,陕西有一名商人,创办了缫丝厂。投资一百万两,一年之后,月利润达到十万两。”
“十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