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董福祥,那封信就是经他手交给刘锦棠的,他又怎会不知?
“根据截获的《马人得答王治书》可知,乌鲁木齐与迪化以及伪王城现在守备空虚,正是一举收复的好时机。”
“我决定,金帮办率所属各部留守古牧地,处理敌军后续事宜。我部将向乌鲁木齐进发,待乌鲁木齐收复之后,金帮办所部北上收复玛纳斯!”
众人听闻,面露振奋之色。
要收复乌鲁木齐了!这可是北疆最重要的一个城池!
“谨遵大人命令!”
“此事我会写信向左大帅汇报,现在我将后续的安排说一下……”
按照刘锦棠的安排,整个大军分三路。
余恩骑兵三营,谭拔萃骑兵四营为左路,总体由余恩虎负责。
黄万鹏骑兵三营,谭上连步兵四营为走右路,总体由黄万鹏负责。
谭慎典步兵三营,庄伟、谭和义的炮队为中军,由谭和义总体负责。
刘锦堂则亲自率领董字三营前出,作为大军的先锋,直插乌鲁木齐!
部队安排完毕,就在刘锦堂打算让各位将官回去准备之时。
董福祥的声音突然响起:“将军,还有一事。我中军营左哨士兵,按照你的计划,古牧地攻下之后,就该归建了,我建议出发前让所有人归建,不然不利于我部的乌鲁木齐之战……”
“什么!”
“可不能让他们走啊!”
“是啊将军,我看还是直接让他们就近归入各营吧……”
董福祥话音刚落,众位营官们居然争先恐后的想要把左哨救护兵留到自己的部队。
什么情况?
这种场景让刘锦堂有些震惊。
这和开始时的场景完全不一样啊。
当时左哨救护兵分到各营的时候大家都不想要,嫌多了个累赘,现在是怎么了。
细问之下,众人的解释让刘锦堂终于知道了原由。
原来,从奇袭黄田,到扫清外围据点,再到古牧地攻坚战,各营的救护兵们发挥了巨大作用。
有的救治完伤员就拿起枪参加攻坚的。
有的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仍不放弃伤员,一直把伤员背到安全位置而导致自己负伤的。
有的在敌人的枪口下硬生生将重伤员抢回来的。
每当重伤员因为危险让救护兵赶快撤离时,他们总会扔下一句:“俺要是把你扔下了,俺们哨官肯定就不让俺回左哨了。”
挂在他们嘴边最多的,是一句“俺们哨官说过”。
在战后统计击杀敌人数量时,很多营杀敌最多的人,竟然是那加强过来的救护兵!
其实各位营官们并不是因为没人救护而想把左哨士兵留下,经过多次战斗,各营的救护兵早就培养出了一批合格的学生。
按理说让左哨士兵归建根本没有太大影响!
可是各位营官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见识过左哨士兵的勇猛,小心思便活泛起来。
那可都是个顶个的好兵,这吃到嘴里的肉,又有谁想吐出去呢?
刘锦堂知道了缘由之后,望向董福祥的眼神中有不解,有犹豫……
不解的是,左哨士兵这骁勇善战的样子,与左大帅信中暗示的有些怯战之事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犹豫的是,到底该不该把救护兵留给各营。
思考再三,刘锦棠还是下定了决心,既然答应过楚辰,临时反悔不是主将所为啊。
而且,他也想看看,众人嘴里被夸上天的左哨士兵,归建之后究竟能发挥出什么样的战斗力!
“军令怎可朝令夕改,各营回去之后迅速让左哨士兵归建,时间为两个时辰。两个时辰之后,按照我的部署,向乌鲁木齐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