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法和冻结法都是地下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方法,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钻井法
定义与原理:
钻井法是用钻头破碎岩石,同时用泥浆进行洗井排砟和护壁的一种机械化凿井方法。在钻探过程中,钻头的部分质量加在刀具上,使刀具压入岩石,转盘通过方钻杆带动钻头旋转从而破碎工作面的岩石。随后,钻头破碎下来的岩砟由泥浆冲至吸收口吸入钻杆,再经水龙头、排浆管送到地面沉淀池。而泥浆则由泥浆池经过浆地槽流入井内,起到洗井护壁的作用。
主要优点:
安全性高:工人不需要下井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保障了人身安全。
施工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且井壁质量能得到保证。
适应性强:既能在较硬的岩层开凿,也能在不稳定的岩层开凿。
主要缺点:
偏斜率问题:井筒钻井中存在一定的偏斜率,对精度要求较高时可能不适用。
施工进度慢:在施工大直径井筒时多采用分级扩孔,可能影响施工进度。
场地占用:泥浆处理需要占用较大场地。
冻结法
定义与原理:
冻结法是通过人工制冷的方法将待开挖地下空间周围的土体中的水冻结为冰并与土体胶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按照设计轮廓的冻土墙或密闭的冻土体。这种临时支护结构能够抵抗土压力、隔绝地下水,并在其保护下进行地下工程施工。
主要优点:
封水严密:冻结法形成的冻土墙抗渗透性能强,能有效隔绝地下水。
灵活可控:可以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和地质条件灵活布置和调整冻土帷幕的形状和强度。
环保无污染:对周围环境无污染,无异物进入土壤,噪音小。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类地层,尤其适合在城市地下管线密布、施工条件困难的地段使用。
主要缺点:
冻胀融沉现象:工程开始和完成后的冻胀和融沉现象可能会引起地层隆起和沉陷,对建筑物有一定影响。
地下水流速限制:在地下水流速度过快的地层中难以有效冻结。
成本较高:需用设备较多,工期长,工作条件较差,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总结对比
在安全性方面,钻井法通过机械化作业避免了工人下井的风险;而冻结法则通过形成坚固的冻土墙来提供安全保障。
在施工效率上,钻井法虽然存在偏斜率和进度问题,但整体机械化程度高;冻结法则因需要较长的冻结时间而影响施工速度。
在适用性上,钻井法更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而冻结法则因其封水严密和灵活可控的特点而在多种复杂地层中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钻井法和冻结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进行选择。
钻井法和冻结法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各自具有独特的应用场景,以下是对这两种方法应用场景的详细分析:
钻井法
定义与原理:
钻井法是特殊凿井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利用旋转机构驱动钻杆,带动装有刀具的钻头旋转,将岩土破碎为岩屑,并通过泥浆循环系统将含有岩屑的泥浆输送至地面沉淀池,同时采用压气反循环洗井。待岩屑沉淀检测合格后,废浆通过泥浆处理机固化,用于场地回填等用途。钻进至设计深度后,会采用超声波测井仪对钻孔质量进行检查。
应用场景:
煤矿、铁矿等各类立井井筒施工:钻井法因其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有保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矿山的立井井筒施工中。
需要高质量井壁结构的工程:钻井法的并壁预制技术可以在地面集中进行,质量可控性强,成井后筒壁无淋水,降低井筒装备的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对于需要高质量井壁结构的工程,钻井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冻结法
定义与原理:
冻结法是一种人工制冷方法,通过在含水土层内钻孔并打入钢管,然后导入循环的低温盐水(如液氮),使周边的地层冻结,形成坚硬的冻土壳。这种方法能够增加地层的强度和稳定性,隔绝地下水,以便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地下工程掘砌作业。
应用场景:
地铁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在城市地铁施工中,冻结法常被用于盾构隧道的掘进阶段,以有效隔绝地下水,确保施工安全。
含水量高或不稳定地层中的施工:对于含水量大于10的任何含水、松散、不稳定地层,冻结法都能提供有效的加固和防水效果。因此,它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下工程中都有广泛应用。
需要临时加固的工程:冻结法是一种土层的物理加固方法,属于临时加固技术。当工程需要时,冻土可具有岩石般的强度;而当不需要加固强度时,又可采取强制解冻技术使其融化。这种灵活性使得冻结法在多种类型的地下工程中都有应用潜力。
综上所述,钻井法和冻结法都是地下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方法,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地质条件、施工要求和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
钻井法和冻结法在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步骤分别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