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国家已经能够自主生产氮肥了,不但能生产,还能生产几种。
就是产量上不去,质量不够理想,成本也下不来。
史老师想的是,能不能研究点什么突破一下,哪怕是其中的一种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不得不说,华国能用最短的时间发展成以后的模样,就是因为祖国一代代都有这些想要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人。
嗯,夏黎觉得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从无到有去搞研究她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是她在研究磷肥的时候就顺便了解了各种化肥的生产。
具体的实际操作肯定还是有门槛的,但是弄个“ppt”肯定没问题。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至少知道哪个方向是对的,不用摸着石头一遍遍试错的过河。
要知道华国后来好多军事与科技领域的发展就是“看美国的ppt”研究出来的。
将正确的路标出来,她相信华国的科研人员们肯定能实现突破的。
云城太小,能弄一样已经不错了,但是京市人才济济不说,实验的机会也多很多。
“老师我是有一些想法,这些想法都放在家里,要不明天上课的时候我交给你看看?”夏黎想出力也不想搞得自己太突兀。
现在老师主动问自己了,自然是要借此发光发热了。
史老师比她还要惊喜:“你真的已经研究了?”
夏黎道:“还是一些构想,理论上应该是能行的,但是实际的操作肯定是要跟专业人士们一起探讨、实验之后才能下定论。”
她觉得自己说得含蓄已经是周全,但在史老师听的却是另外一番意思——
他们探讨的都是意向,哪种方法可能,夏黎探讨的已经是“下定论”了。
忍不住就激动:“那,那明天我等你。”
那语气,夏黎忍不住反省,自己是不是哪里说错了?怎么好像是见到成果一样?
不过能为祖国做贡献,在不影响自己的性命的前提下,夏黎也是愿意努力努力的。
悄咪咪的回到老房将各种资料整理好。
系统虽然很多东西不能买,但有个巨大的好处,什么期刊、报纸、书籍都能买到。
自从高考信息判断失误后,她就有提前看各种报纸的习惯。
多少有印象,一般大的突破在报纸上都会有登,再加上相关书籍内容要整理出一些有用的资料不难。
就是系统还不能关键字搜索,不然效率还能更高一些。
好在她前面就已经整理了不少资料,这会儿只要归类就成了。
用电脑打印出来的肯定不行。
抄?这么多字她手抄断了今天晚上也抄不完。
这时候觉得系统的定制功能还是挺好的,直接转换为手写文,就连纸张都转换成这时候的信页纸。
简直就是完美。
至于上面提到的一些技术现在还没有……被问起的夏黎也是扶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