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萧老太太、老何、柳青青、于心月、于思远五人开车一起去了县城。
时间紧迫,下午老太太还想带着大家把煤饼打出来呢。
最近的天气虽然温度降了不少,但都是大晴天,天气不错。
有车就是方便,不用等着坐牛车了,而且汽车跑得快,相比牛车能省下不少的时间。
老太太身上的票据,只够买两个炉子,其实她是想买三个的,到时候给孙女儿的屋里也安装一个。
可惜票据不够,最终只买了两个。
工作人员帮忙把炉子抬到车子旁边,何叔打开后备箱,装了进去,一起装进去的还有火钳子、通风管儿,都是配套的东西。
买好了炉子,老太太又带着大家买了棉鞋,看上顺眼的衣服,老太太还要给于心月买,被于心月直接拒绝了。
不为别的,新的棉衣已经做好,这几个月以来,家里人邮寄信件的时候,一起寄过来的还有包裹,里面除了吃的、用的,就是穿的衣服和鞋子了,因此,她根本不缺这些东西。
还有大哥二哥,时不时的不是寄钱,就是寄东西,所以她的衣服和鞋子都快堆成山了。
见于心月真心不要,老太太这才罢了手。
他们于家的小公主,就应该在宠爱中长大,前十六年的亏欠,他们要一点点的弥补给她。
时间还早,几人排队又买了些猪肉,排骨也要了一些。
这东西平时根本没人要,这年头儿的人,只喜欢肥肉,就连五花和瘦肉都不怎么受欢迎,更别说排骨了。
上面没有几两肉,啃起来还怪费劲,有那个钱,还不如买二两肥肉,回去解解腻呢。
一切搞定,老何开车带大家又跑了趟食品厂,把于思寒跟程俊的棉鞋送去,这才载着众人回了家。
车子到家时,才刚十一点,男人们忙着卸东西,忙着往屋子里装炉子。
姐妹俩帮不上什么忙,拎着买回来的肉进了厨房。
不一会儿,院子里开始飘香,烟囱里冒出一股股的白烟。
等到午饭做好时,那边的两个炉子也装好了。
柳青青去喊大家吃饭,于心月把做好的饭菜端到堂屋,天气冷了,就不在外面吃了。
“洗手吃饭。”为了给炉子漏气儿的地方糊上,老何和了点儿稀泥。
又用手挨个儿的糊了一遍,因此这会儿他的手上,全是黑糊糊的泥巴。
煤这东西,取暖不错,就是炉子不收拾好,容易中煤烟毒,煤烟毒可是会死人的。
所以老何检查的特别仔细,生怕哪里漏了,大冬天的屋子里都封闭的严实,如果漏气儿,那可是致命的。
“好。”众人快速的洗手,跑了一大圈儿,大家差不多也都饿了。
于心月做的排骨面,上面堆着一块块儿被煎得金黄的排骨,旁边是绿油油的青菜,外加葱花香菜。
家里人就这点儿好,葱姜蒜、香菜什么的,大家都吃,没人忌口。
香味飘的满屋都是,热气儿像是蒸腾的雾气,又像是天边的白云,把整个屋子都熏的香喷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