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常有人说能勤劳难以致富。
能吃苦只会有吃不完的苦,能干活,所有的工作都会落到你的头上。
正确与否,陆远不好评价。
不过放在七十年代。
勤劳吃苦外加一点点头脑,绝对有机会能成为第一批万元户。
再有一两年时间,经济改制就会出现。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各地纷纷开始打破大锅饭,全国一盘棋的局面。
发财的机会多种多样,只要你敢不敢迈出第一步。
“大鹏,你没发现最近两年,对于投机倒把的打击力度,已经不如早些年严厉了吗,或许再过几年,咱们老百姓也能光明正大地做小买卖,倒腾各种商品了。”
随后。
陆远开始给王大鹏灌输鸡汤,详细介绍中药材未来的市场前景。
现如今,不论干啥事情都离不开集体。
而一旦方向变了,现在积累的经验和人才,都能在未来某一天派上用场。
“远哥,我想问你一件事,你到底是怎么开窍的,咋懂得这么多呢?”
听着听着,王大鹏忍不住问出压在心中许久的问题。
去年上半年,陆远还是个窝囊废。
怎么转眼工夫,陆远就和变了个人似的。
能说会道,点子多,看到公社领导一点都不犯怵。
短短半年时间,陆远不但成为村里的治保主任,而且获得了全村人的认同。
陆远淡淡一笑道:“还不是被穷日子逼的,这年头大伙的日子都不容易,指望别人帮你,拉你一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自己不想着找条活路,自己饿死了不算什么,连累媳妇,孩子跟你一块饿死,咱还算是个爷们吗?”
关于陆远判若两人的变化,不止一个人曾经问过陆远,到底是受了什么刺激,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大能人。
对此,陆远的回答只有一句话。
穷则思变。
你不变。
日子只会一天比一天艰难。
王大鹏听后半信半疑地说道:“远哥,那这蝎子到底应该怎么养呢?不怕你笑话,倒腾小买卖,我还算是有点经验,可要说养东西,别说是蝎子,就连鸡鸭鹅狗,我都摆弄不明白。”
这话一点毛病没有。
王大鹏从小就不喜欢干农活。
不但不会伺候庄家。
就连喂鸡喂猪,王大鹏都没有学过。
父母死得早,王大鹏被村集体拉扯长大。
看在烈属的身份上,纵然王大鹏不愿意干活,也没人说什么闲话。
“大鹏,其实养殖蝎子和养鸡养鸭差不多,只要找到诀窍,分分钟就能干起来。”
陆远即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养殖药虫的几点注意事项。
原本,陆远打算将这些事情交给赵大爷负责。
转念想想,又觉得不是很妥当。
赵大爷年事已高,没必有精力起早摸黑伺候大量的蝎子苗。
当个顾问啥的都没问题,如果有更合适的人负责这件事情,陆远还是觉得交给后者更加妥当。
经过一番不算复杂的考虑,陆远感觉王大鹏这小子不错。
做过小买卖,脑子活络。
县里认识不少人,能够帮陆家庄将养好的药虫大批量地卖出去。
而且对于能够挣钱的事情,有着常人没有的兴趣和动力。
“蝎子喜欢生活在闷热,潮热位置,养殖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温度和环境变化,另外还要注意饲料的营养调配,蝎子生活空间的位置,如果位置过于紧密,很可能会导致蝎子自相残杀。”
花了半个小时,陆远事无巨细讲述养殖方式和注意事项。
整个八十年代,药虫销售市场空前庞大。